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深老》
《赠深老》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折床学子厌如云,卷席归栖震泽滨。

识了大千俱是幻,理穷馀二即非真。

已辞白社拘方侣,更笑红楼应制人。

弟子安心安已竟,不知若个是迷津。

(0)
鉴赏

这首诗《赠深老》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通过深老这一形象,探讨了人生哲理与修行的深刻主题。

首句“折床学子厌如云”,描绘了一群学子在学习中感到疲惫和厌倦,如同乌云密布,暗示了追求知识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接着,“卷席归栖震泽滨”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深老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身,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与栖息地,象征着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和的向往。

“识了大千俱是幻,理穷馀二即非真”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深老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才能认识到真正的真理并非二元对立,而是超越了表面的对立与区分。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和谐与内在统一的追求。

“已辞白社拘方侣,更笑红楼应制人”则表达了深老对传统社会束缚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离开了那些被规矩束缚的白社(可能指学术团体或官场),嘲笑那些为了迎合体制而失去自我价值的红楼人物(可能指官僚或文人)。这反映了对个人独立思考与自由精神的呼唤。

最后,“弟子安心安已竟,不知若个是迷津”总结了深老的生活态度与教诲。他教导弟子们要安心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真正的自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不必为外界的迷津所困扰。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是对个体精神成长的深刻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老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其对人生、宇宙、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由、真理和内心平和的不懈追求,具有很高的哲学与文学价值。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题笔底烟霞图

苍茫元气自无穷,万叠云山一抹中。

欲识烟霞真骨格,好将消息问鸿蒙。

(0)

过卫勉斋

客中无访处,访即到君边。

韭薤山家饭,莺花谷雨天。

交情贫可久,酒兴老弥颠。

话到苍凉后,归途落月前。

(0)

卧病柬憨山禅师

倦游关塞客,一病几经旬。

慧日存吾性,浮云寄此身。

闭门蛩闹夜,欹枕鸟啼春。

最爱南邻伴,郫筒问字频。

(0)

喜朱邑侯新任

明府登车气象新,澄清山海不胜春。

儿童竹马欢相接,无复当年佩犊人。

(0)

送侍御方麓李公还朝·其一

兰台使者远承恩,仗节驰驱到海门。

绣斧一临氛祲尽,万家桃李醉春暄。

(0)

即事

百事无一成,半生何草草。

閒来隐市廛,顿觉壶中好。

海客殉明珠,忘却身中宝。

扰扰路旁人,谁知我怀抱。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