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凭吾父,提携在梦中。
此身能老大,不敢恨途穷。
多难凭吾父,提携在梦中。
此身能老大,不敢恨途穷。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频梦先严有作(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父亲的深切怀念和追思之情。
首句“多难凭吾父”,诗人感叹在面对诸多困难时,已无法得到父亲的指导与帮助。这里的“多难”不仅指生活中的困境,也暗含了国家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时代背景。诗人将自己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失去父亲的痛苦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依赖与怀念。
次句“提携在梦中”,点明了诗人只能在梦中与父亲相聚。通过梦境这一虚幻的形式,诗人得以暂时忘却现实的苦楚,与父亲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慰藉。这既是对父亲的思念,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后两句“此身能老大,不敢恨途穷。”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挫折,他选择勇敢地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这里的“老大”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象征着心智的成熟与独立。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父亲遗志的继承与发扬。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人成长与责任的思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黄梅霪雨江山气,祇在江南卑湿地。
畿南无山亦无江,大风一起尘飞扬。
竹木灰石远难致,以柴盖屋土筑墙。
倾河倒海天瓢浆,土化为泥泥压床。
七十病翁佯聋瞽,室人交谪默无语。
通夜露处鸦落巢,连日断炊鱼在釜。
四民皆以食为天,阴阳不燮安种田。
宰辅谁能继姚宋,救时无术非无权。
名言尝闻吕叔简,发泄太早总归旱。
闰逢夏五多凶年,祇愁饥馑不得免。
何况临海时用兵,国家租税那忍缓。
天津桥更啼杜鹃,南来地气何时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