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吹复整云鬟,帘捲湘纹月一弯。
电炬长明更鼓动,梅魂鹤梦两幽閒。
玉箫吹复整云鬟,帘捲湘纹月一弯。
电炬长明更鼓动,梅魂鹤梦两幽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浪漫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首句“玉箫吹复整云鬟”,以“玉箫”象征高雅的音乐,与“云鬟”(形容女子发髻)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婉柔美的氛围。女子轻吹玉箫,同时整理着自己的发髻,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她的优雅,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次句“帘捲湘纹月一弯”,通过“帘捲”和“湘纹月一弯”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湘纹,常指湘水之波纹,这里借指窗帘上的图案,与“月一弯”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月光洒在窗帘上,波纹轻轻摇曳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第三句“电炬长明更鼓动”,“电炬”在这里可能是指油灯或其他照明工具,强调其长明不灭,与“更鼓动”(古代计时的器具,每到一定时间会敲击一次)形成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活的规律性。
最后一句“梅魂鹤梦两幽閒”,“梅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象征高洁与坚韧;“鹤梦”则可能指仙鹤的梦境,寓意超脱与自由。这两者并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超凡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物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举世醉浮荥,幽事谁肯寻。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
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
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
春兰汎光风,夏木贮清阴。
露菊浥佳色,霜松知本心。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
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
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
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
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
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
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
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
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
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
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
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
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
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
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
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
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
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
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
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
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
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
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群贤登第诗》【金·翟升】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https://shici.929r.com/shici/eKqBbLT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