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
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
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春日景象和深切的情感回忆。"红楼十二春寒恻",设定了一个悲凉的春天背景,其中“十二”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或某种循环往复的哀愁。而"楼角何人吹玉笛"则引出了诗中的第一重情感波动——一种隔绝的、难以触及的情感表达,玉笛常带有高贵和清冷的象征意义。
接下来的"天津桥上旧曾听",将听者带到了过去的一个场景,那是一个共鸣与记忆的地方。"三十六宫秋草碧"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描绘,这里的“三十六宫”可能指的是广阔的皇家园囿或宫殿,而“秋草碧”则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后的荒凉和冷清。
"昭华人去无消息",昭华通常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这里的人去,则是一种美好的消失,"无消息"强化了这种消逝后的一种不再相见的孤独感。紧接着"江上青山空晚色",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江上青山"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空晚色”却又带来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一声落尽短亭花, 无数行人归未得",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间离合的一种感慨。"一声落尽短亭花"中,“一声”可能是一阵风或者玉笛的最后一声,而“短亭花”则象征着美好的东西终将消逝。"无数行人归未得",则是对众多过客无法达到目的地的一种描写,可能暗指着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寻却难以重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消逝美好的哀愁,以及对无法挽留之事物的无奈。
中条山下三尺雪,狡兔不出深藏穴。
连日不食仍苦饥,偷入林间行蹩躠。
林间山麓无丰养,草根木实恣噬齧。
岗头猎骑如云来,俛耳缩颈心惙惙。
踪迹发露一跃出,健足过眼才一瞥。
黄犬脱手疾风飞,苍鹰掣臂翻云抉。
窘迫只作婴儿啼,狼藉平原洒毛血。
兔肉不甘皮不美,徒逞骑射供笑咥。
笑者何乐死何苦,更忍搜索倒绝灭。
世上只言兔性狡,不见人心更险谲。
巍巍泰华山,磐礴奠西方。
金精孕灵异,形状非寻常。
孤高拔地五千仞,三峰秀出北斗傍。
乾坤开辟几万载,但见山色恒苍苍。
云梯石磴之险不可以径上,仰见铁縆络石生寒光。
游人扳缘若猿狖,下瞰绝壑魂飞扬。
崄巇历尽至平坦,琳宫贝阙何辉煌。
金芝瑶草纷莫数,琼林珠树森成行。
水帘千尺捲晴雪,丹灶白日凝玄霜。
仙风吹下玉井莲,花瓣岂止十丈长。
世人见之不敢拾,但觉满地生天香。
吁嗟乎,泰华之胜有如此,况遇异人过后名逾彰。
昔闻十六仙,餐霞当糇粮。
一朝功成游碧落,祥鸾瑞鸐同翱翔。
复闻希夷公,高卧白石床。
紫泥丹诏徵不起,幽梦直要追羲黄。
至今遗迹宛然在,岁月已远亭台荒。
我从关东来,见山喜欲狂。
淩晨登绝顶,举目天茫茫。
诸山平地若培嵝,齐州九点犹豪芒。
蓬莱云气恒在目,王京千里遥相望。
欲招瀛州仙,同此乐徜徉。
雕盘擘麟脯,玉斝分琼浆。
双吹紫鸾笙,乘风游帝傍。
愿将万寿献天子,永令四海歌时康。
《华山歌》【明·陈琏】巍巍泰华山,磐礴奠西方。金精孕灵异,形状非寻常。孤高拔地五千仞,三峰秀出北斗傍。乾坤开辟几万载,但见山色恒苍苍。云梯石磴之险不可以径上,仰见铁縆络石生寒光。游人扳缘若猿狖,下瞰绝壑魂飞扬。崄巇历尽至平坦,琳宫贝阙何辉煌。金芝瑶草纷莫数,琼林珠树森成行。水帘千尺捲晴雪,丹灶白日凝玄霜。仙风吹下玉井莲,花瓣岂止十丈长。世人见之不敢拾,但觉满地生天香。吁嗟乎,泰华之胜有如此,况遇异人过后名逾彰。昔闻十六仙,餐霞当糇粮。一朝功成游碧落,祥鸾瑞鸐同翱翔。复闻希夷公,高卧白石床。紫泥丹诏徵不起,幽梦直要追羲黄。至今遗迹宛然在,岁月已远亭台荒。我从关东来,见山喜欲狂。淩晨登绝顶,举目天茫茫。诸山平地若培嵝,齐州九点犹豪芒。蓬莱云气恒在目,王京千里遥相望。欲招瀛州仙,同此乐徜徉。雕盘擘麟脯,玉斝分琼浆。双吹紫鸾笙,乘风游帝傍。愿将万寿献天子,永令四海歌时康。
https://shici.929r.com/shici/YArTxMKt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