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十年前五月下扬州。
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
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旧江山新恨悠悠。
雁外一丝残照歇,更风雨打归舟。
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十年前五月下扬州。
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
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旧江山新恨悠悠。
雁外一丝残照歇,更风雨打归舟。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唐多令·京口》以杨柳、江楼和流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往昔情感的深深感慨。开篇"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通过暗淡的杨柳和江楼,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感触。"十年前五月下扬州",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那个五月,自己曾到过扬州,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描绘了诗人吹笛赏月的情景,看似悠闲,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愁绪。"不知愁"三字反衬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诗人闲坐低首,沉浸在对过往旅程的沉思中,对比现今的孤寂,流露出对旧日友情或爱情的追忆。"旧江山新恨悠悠",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新添的遗憾和失落之情绵长深远。
最后两句"雁外一丝残照歇,更风雨打归舟",以雁南飞、夕阳西沉和风雨交加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旅途的结束和归途的艰难,同时也寓言了人生的坎坷与变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