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讽·其一》
《感讽·其一》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南越称臣汉赵佗,于今南海甚风波。

高台尚在堪朝汉,逝水如斯无渡河。

几度狐骀闻国诵,谁边犀兕答城歌。

涉川济世元多术,寄语楼船漫戢戈。

(0)
鉴赏

这首诗《感讽(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沉感慨和对治国理政之道的思考。

首联“南越称臣汉赵佗,于今南海甚风波”以南越赵佗归顺汉朝的历史故事开篇,暗喻当时复杂动荡的政治局势,如同南海的波涛汹涌,难以平静。赵佗曾是南越的君主,在汉武帝时期归附汉朝,成为汉朝的藩属。这里借赵佗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局面的忧虑。

颔联“高台尚在堪朝汉,逝水如斯无渡河”运用了“高台”和“逝水”的意象,高台象征着历史的遗迹或曾经的辉煌,逝水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当前治理国家方法的反思——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正确的方向,避免重蹈覆辙。

颈联“几度狐骀闻国诵,谁边犀兕答城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狐骀、犀兕在这里代表了不同的族群或势力,国诵和城歌则是指国家的颂歌和城市的欢歌。这两句诗描绘了不同群体在国家治理中的声音,强调了在多元社会中寻求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需要倾听各种声音,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愿望。

尾联“涉川济世元多术,寄语楼船漫戢戈”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涉川济世意味着跨越困难,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而寄语楼船、漫戢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解决争端、避免战争的期望。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治理国家方式的一种理想化构想。

综上所述,《感讽(其一)》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治国之道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山居

我屋云山下,柴扉也不扃。

竹根釐犬吠,不为鹿麋惊。

(0)

交溪草堂山茶花发·其二

朝来扶杖绕清池,鹤顶丹成未有诗。

少态自疑花识我,不应弦管负花知。

(0)

早秋

帘捲高堂颢露飘,坐收纨扇暑全消。

山腰月转花流席,石齿泉鸣溪入潮。

远戍砧声悬浩月,高楼玉笛起中宵。

炎凉渐入平分候,调燮宁忘望斗杓。

(0)

太中府君诞辰感述.镇州十月二十八日

牧爱堂前一炷香,痴儿心事海天长。

恩当罔极云何报,情到逢辰倍自伤。

高树日晴鸦反哺,碧空云净雁成行。

不知薇省脩常祀,兄弟同谁肃拜将。

(0)

奉和元阳余文学诵先君之作

山斗人能仰旧名,岂徒词垒称长城。

教贻后裔惟清白,德表门闾自准程。

薇省恩波同海阔,臬台霜月彻霄明。

痴儿拜睹儒英诵,感恋难忘表劝声。

(0)

咏陶潜

长赋归来日,黄花天气清。

兴浓诗句爽,心静梦魂轻。

富贵功名外,溪山杖履行。

北窗高卧处,风月有谁争。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