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
《早秋》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帘捲高堂颢露飘,坐收纨扇暑全消。

山腰月转花流席,石齿泉鸣溪入潮。

远戍砧声悬浩月,高楼玉笛起中宵。

炎凉渐入平分候,调燮宁忘望斗杓。

(0)
鉴赏

这首《早秋》描绘了初秋时节的宁静与凉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首联“帘捲高堂颢露飘,坐收纨扇暑全消”描绘了清晨景象,窗帘被卷起,高堂之上飘散着晨露,人们坐在室内,放下扇子,暑气完全消散,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颔联“山腰月转花流席,石齿泉鸣溪入潮”进一步展开画面,山腰间月亮缓缓移动,花影随风摇曳,仿佛在宴席上舞蹈;岩石缝隙中的泉水潺潺作响,溪水似乎也随着节奏涌动,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

颈联“远戍砧声悬浩月,高楼玉笛起中宵”则将视角转向远方和夜晚,远处军营的砧声在浩瀚的月光下回荡,高楼上传来的玉笛声在午夜时分悠扬响起,既体现了边塞的宁静与孤独,又增添了诗意的浪漫。

尾联“炎凉渐入平分候,调燮宁忘望斗杓”总结了季节的变化,炎夏逐渐过渡到凉秋,自然界遵循着规律调整自身,提醒人们不应忘记观察天象以指导生活,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早秋》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哲思的融合,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过西峰草堂看黄叶赋赠

君今万卷自堆胸,学稼何须问老农。

当户水深八九尺,隔城山出两三峰。

隐居志似陶弘景,醉卧身同阮嗣宗。

不必邀朋吟败叶,定交愿比后凋松。

(0)

自题画梅

苍苍暮景翻归鸦,玉房掣锁玉绳斜。

春愁浩荡不可说,东溟皓魄照寒花。

罗浮仙人翠鸾车,水苍锵然戛冲牙。

飞云乱絮相交加,大庾嵯峨阻且遐。

江城入破听不得,策杖矫首还归家。

雪如春愁乱如麻,芳草漠漠生天涯。

(0)

过开山庙

东去指徂徕,巡行亦壮哉。

人从千嶂度,路想五丁开。

云气连秦观,烟光接汉台。

春阴岚翠润,溪转径迂回。

(0)

圣母皇太后万寿诗·其三十

彤闱几度上琅函,金简云书手肃缄。

桂醑生香分月窟,萱龄应祝响嵩岩。

天池荇吐鱼欣聚,霞锦花明鸟欲衔。

坤德同天光四表,笙镛岁岁奏英咸。

(0)

蝶恋花.夏雨

过了黄梅寒尚重,出水新荷,不耐擎珠弄。

几许愁怀难遣送,闭门回首都成梦。

雨后还将蘘薜种,着破春衫,暂把衣空。

一卷残编何所用,江干多少风波涌。

(0)

忆王孙.秋夜

寒砧风急捣衣秋。木落声中人倚楼。

月午凉阴满地愁。恨悠悠。一夜江南千里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