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吊古·其三》
《厓山吊古·其三》全文
明 / 曾仕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楼船载国沈沧海,厓树空栖万古魂。

驻跸有山仍碧草,藏舟无壑自黄昏。

酸风似咽田横恨,幽鸟如鸣杵臼冤。

欲向客庐问兴废,只今燕冀是中原。

(0)
鉴赏

这首《厓山吊古(其三)》由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场景,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与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

首联“楼船载国沈沧海,厓树空栖万古魂”,以“楼船”象征国家的荣光与力量,却最终沉入了“沧海”,暗示国家的覆灭。而“厓树空栖万古魂”则描绘出历史的沧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虽已逝去千年,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在“厓树”间栖息,永恒不灭。

颔联“驻跸有山仍碧草,藏舟无壑自黄昏”,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静谧与哀愁。即使帝王巡幸之地,山峦依旧,碧草犹存,但历史的辉煌已成过往,如同黄昏般沉寂。这里“藏舟无壑”暗喻国家的覆灭,即使曾经的辉煌被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无法抹去。

颈联“酸风似咽田横恨,幽鸟如鸣杵臼冤”,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酸风”仿佛在诉说着田横之恨,“幽鸟”似乎在鸣叫着杵臼之冤,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

尾联“欲向客庐问兴废,只今燕冀是中原”,诗人想要探寻历史的兴衰更替,却发现如今的燕冀之地,即是昔日的中原,历史的变迁令人感叹不已。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英雄命运以及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曾仕鉴
朝代:明   字:明吾   籍贯:南海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你喜欢

秋夜

秋夜有馀清,耿耿不能寐。

出户凉意来,四野星河坠。

露气湿衣裳,茫茫宇宙长。

凌空不可得,归来倒书床。

记书已成念,波冷湘筠簟。

抚景役吟魂,得句还重练。

须臾天山月,一镜浑无缺。

坐落半窗明,对之心愈洁。

向来杂虑汤泼雪,不知东方之既白。

(0)

洞章二首·其一

缥缈大梵境,玉京何寥寥。

空洞无色根,泛兮若浮飘。

阳精镇朗耀,岂复知昕宵。

熣灿丹霞中,浩歌白云谣。

一听众缘息,再聆群累销。

劫运自兹度,稽首登神霄。

(0)

田家杂兴五首·其五

荜蕟连畦绿,枇杷满树黄。

前檐临涧逼,后径入山长。

桑柘肥春雨,鸡豚散夕阳。

子孙知几世,老死不离乡。

(0)

题吴至灵葆和藏董元寒林重汀图歌

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

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

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

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

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

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

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

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

顾我曾追老画师,层峦叠嶂探幽奇。

荆门雅澹推董李,隋珠定价今谁知。

明日京华理归浆,空阔神情梦中想。

月际潮生晚思多,菰蒲过雨寒风响。

(0)

子陵钓鱼图为胡伯奇题

光武龙飞膺赤伏,台上功臣三十六。

先生底事披羊裘,翛然独钓铜江曲。

嘉谟启沃当龙潜,已令汉火回炎炎。

三公之弃如敝屣,一丝引得贪夫廉。

但知文叔同衾卧,不知客星侵帝座。

先生之风千载那能忘,云山苍苍江水长。

(0)

欧阳明府弦歌亭

令尹文忠后,卢陵世代深。

青年宜带印,白日但鸣琴。

浩荡春阳泽,雍容太古音。

一亭崇礼教,百里动讴吟。

露冕朝氛净,褰帷午树阴。

风云飘逸气,山水写冲襟。

桃李清官舍,棠梨罥客簪。

昔闻常衮化,今识子游心。

高士恒分榻,贫人屡赐金。

所希金石刻,千古作佳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