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祠庙碧山隈,僧舍中流面面开。
全楚客帆遮浦下,广陵涛色漫窗来。
曝鼋何事当牛触,养鹤翻劳刻石埋。
隔取深泥题不得,空持黄绢立磨厓。
徵君祠庙碧山隈,僧舍中流面面开。
全楚客帆遮浦下,广陵涛色漫窗来。
曝鼋何事当牛触,养鹤翻劳刻石埋。
隔取深泥题不得,空持黄绢立磨厓。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首联“徵君祠庙碧山隈,僧舍中流面面开”以碧绿的山峦为背景,描绘了祠庙与僧舍的和谐布局,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颔联“全楚客帆遮浦下,广陵涛色漫窗来”则通过动态的景象,展现了江面的繁忙与壮阔,以及波涛与窗户的交融,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
颈联“曝鼋何事当牛触,养鹤翻劳刻石埋”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曝鼋(晒龟)与牛触、养鹤与刻石埋的对比,暗示了自然与人为、过去与现在的复杂关系,引人深思。
尾联“隔取深泥题不得,空持黄绢立磨厓”则以无法在深泥中留下痕迹,比喻历史的不可逆与个人努力的局限性,同时借黄绢与磨崖石的意象,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珍视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焦山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