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韶烟腻。春事三之二。说与人生行乐耳。
富贵古来如此。西园已有心期。姚黄魏紫开时。
纤指金荷潋滟,香唇银竹参差。
风韶烟腻。春事三之二。说与人生行乐耳。
富贵古来如此。西园已有心期。姚黄魏紫开时。
纤指金荷潋滟,香唇银竹参差。
这首《清平乐·其二》是宋代词人黄机的作品。黄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美景和人生的感悟。"风韶烟腻"四字,形象地写出春风和煦、烟雾迷蒙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柔情。"春事三之二"暗示春天已过半,时光匆匆。
词人接着表达了一个哲理:富贵并非人生全部,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他将视线转向了西园,那里有着与友人的心约,期待着名花盛开的时刻——姚黄魏紫,象征着高贵的牡丹,预示着美好的相聚。
"纤指金荷潋滟"描绘女子的手指如同金色的莲花般娇嫩,"香唇银竹参差"则以银色的竹箫比喻女子的朱唇轻启,音韵动人。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的婉约之美和才情。
整首词以景寓情,借赞美春光和花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富贵淡泊的态度,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
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
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
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
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淮海知名,今日刘郎,胜如旧时。
记当年幕府,从容赞画,云从万骑,电掣千麾。
威震新塘,气吞涟楚,涤扫妖氛但指期。
论功处,载骖鸾鹤,衣锦赋荣归。九重诏已封泥。
看稳上青云万丈梯。
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中原事业,不付公谁。
昨夜颁春。明朝献岁,且对椒盘奉寿卮。
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到凤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