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知名,今日刘郎,胜如旧时。
记当年幕府,从容赞画,云从万骑,电掣千麾。
威震新塘,气吞涟楚,涤扫妖氛但指期。
论功处,载骖鸾鹤,衣锦赋荣归。九重诏已封泥。
看稳上青云万丈梯。
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中原事业,不付公谁。
昨夜颁春。明朝献岁,且对椒盘奉寿卮。
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到凤凰池。
淮海知名,今日刘郎,胜如旧时。
记当年幕府,从容赞画,云从万骑,电掣千麾。
威震新塘,气吞涟楚,涤扫妖氛但指期。
论功处,载骖鸾鹤,衣锦赋荣归。九重诏已封泥。
看稳上青云万丈梯。
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中原事业,不付公谁。
昨夜颁春。明朝献岁,且对椒盘奉寿卮。
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到凤凰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淮海一带享有盛誉的将领刘郎,通过对比他今日的英勇与往昔,将其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即点明“淮海知名”,直接提出了刘郎的地位和声望,而后文中的“胜如旧时”则是在肯定他的英勇并未因时间而有所减退。
诗中接着提到“记当年幕府,从容赞画,云从万骑,电掣千麾”,通过回忆刘郎往昔在军帐中的威严和指挥若定,以及他率领的部队如同天上的云朵、电闪般的英姿,展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
接下来的“威震新塘,气吞涟楚,涤扫妖氛但指期”则形象地描绘了刘郎在战场上的赫赫武功,他不仅令敌人闻风丧胆,而且如同扫除一切邪恶,显现出一位英雄将领的非凡气概。
“论功处,载骖鸾鹤,衣锦赋荣归”则表明了刘郎的军功和地位,他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封为贵族,其荣耀如同乘坐神鸟一般返回故土。九重诏书已经封存,这不仅是对他的肯定,也预示着他将获得更高的地位。
“看稳上青云万丈梯”则是一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刘郎步步攀升的政治生涯,他正如同踏上了通往云端的千丈阶梯,一路平步青云。
诗人随后提及“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表明刘郎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勇猛果敢的精神状态,即便是在平凡生活中,他也能像古代的祖逖一样听到鸡鸣而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国家大事之中。
“中原事业,不付公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刘郎肩负重任、维护中央平原地区安危的信心,认为只有他能够担此重任。
末尾的“昨夜颁春。明朝献岁,且对椒盘奉寿卮”描述了一个生日庆典的场景,通过这场面来表达对于刘郎健康长寿、继续为国家效力的美好祝愿。而“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到凤凰池”则是对刘郎不仅在军功上,而且在德行上都不逊色于前人的一种肯定,他的形象如同行走在凤凰池畔,显得庄严而肃穆。
这首诗通过对刘郎英勇形象和英雄事迹的回忆与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刘郎非凡才能和崇高品德的敬仰之情。
七月七日天气凉,一年一度双星翔。
城中女儿斗佳节,齐洁瓜果薰衣裳。
深深祠拜何夭姣,乞向天孙赐馀巧。
去年针眼线皆穿,今年穿线还多少。
争怜竞巧望天河,桥沉驾去怅如何。
湖滨野人拙不避,僵卧空床掩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