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六首·其五》
《古意六首·其五》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牧牛长得嬉,牧马长得骑。

惟有牧羊苦,奔走脚脱皮。

道人不我惜,令作牧羊儿。

我羊数万头,岂不为渴饥。

食草百步间,寒碧青萋萋。

少许自为足,不慕饱与肥。

羊眠即化石,羊行不跳篱。

竟日卧松下,谁知藉金闺。

紫烟横石室,兄来莫相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牧羊生活的艰辛与牧童的自由自在,对比了不同动物的牧养状态,以及道人的介入对牧羊人生活的影响。

首句“牧牛长得嬉,牧马长得骑”,生动地展现了牧牛和牧马的不同待遇,牛在嬉戏中成长,马则在骑乘中长大,暗示了它们不同的命运和地位。

接着,“惟有牧羊苦,奔走脚脱皮”揭示了牧羊生活的艰苦,羊群需要不断迁徙觅食,牧羊人因此脚上磨出了茧子,甚至脱皮,形象地表现了劳动的艰辛。

“道人不我惜,令作牧羊儿”描述了道人的介入,他并不怜惜牧羊人的辛苦,将牧羊人视为低下的职业,被迫成为牧羊人。

“我羊数万头,岂不为渴饥”表达了牧羊人面对庞大的羊群时的担忧,担心羊群的饮水和食物问题,体现了他对羊群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忧虑。

“食草百步间,寒碧青萋萋”描绘了羊群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由觅食的场景,草色青翠,充满生机,与前文的艰苦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美好。

“少许自为足,不慕饱与肥”强调了牧羊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们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不追求过多的财富和物质享受,体现了朴素的生活哲学。

“羊眠即化石,羊行不跳篱”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羊群在休息时如同化石般静止,行走时也小心翼翼,不破坏周围的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竟日卧松下,谁知藉金闺”表达了牧羊人在自然环境中度过一天,却鲜有人知他们的存在,暗示了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忽视。

“紫烟横石室,兄来莫相疑”以浪漫的想象结束,描绘了一幅神秘的景象,似乎预示着某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鼓励人们不要怀疑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牧养状态,以及对牧羊人生活境遇的描绘,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赞美了牧羊人简单而坚韧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清樾馆

竹色如我閒,松风与人语。

山霭入空帘,流云自飞去。

(0)

虞美人·其一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落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0)

征途晓发

夜发蓟丘道,马蹄踏霜华。

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

行行三十里,始闻啼曙鸦。

朔风起何处,隐隐鸣悲笳。

徒侣惨不乐,从者咸咨嗟。

扬鞭强笑语,前村有酒家。

(0)

再次韵二首·其二

深秋蔓草接天涯,极目飞鸿没远沙。

绿水青山长送目,汀兰岸蓼各生花。

风来西塞云阴合,涛落东溟蜃气斜。

叹息笙歌旧亭馆,坏垣丛棘老王瓜。

(0)

初夏即事

野色满庭户,昼凉清景佳。

一双白练带,飞上石榴花。

(0)

折枝芙蓉

芙蓉花,隔江水,美人盈盈几千里。

何年濯锦堕新红,水面西风吹不起。

我欲牵之在木末,方舟翻愁江水阔。

何如只去采芳兰,落日望见湘南山。

九疑重华招不还,万竹洒泪空潸潸。

芙蓉花,似人面,柳眉不在秋时见。

墨池为尔閒写生,鸳鸯锁合长生殿。

重咨嗟,芙蓉花,掷笔浩歌行踏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