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宫殿俯危峦,岭坂逶迤更几盘。
天近扶桑长不夜,月明瑶草易生寒。
松鸣越观留山鬼,鸟啄秦碑净石坛。
七十二君封禅地,回中风雨想和銮。
翠微宫殿俯危峦,岭坂逶迤更几盘。
天近扶桑长不夜,月明瑶草易生寒。
松鸣越观留山鬼,鸟啄秦碑净石坛。
七十二君封禅地,回中风雨想和銮。
这首清代诗人丁澎的《登岱(其一)》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底蕴。首句“翠微宫殿俯危峦”以宫殿隐于青翠山峦之间,展现出泰山的雄浑与神秘。接下来的“岭坂逶迤更几盘”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暗示攀登的艰辛与壮观。
“天近扶桑长不夜”运用神话传说,形容泰山仿佛接近太阳升起的地方,昼夜如长,增添了神秘色彩。而“月明瑶草易生寒”则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清凉的瑶草,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松鸣越观留山鬼,鸟啄秦碑净石坛”两句,通过松涛声和鸟啄秦碑的细节,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生态和历史遗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七十二君封禅地,回中风雨想和銮”点出泰山作为古代帝王封禅祭祀之地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想象着昔日皇家盛大的封禅仪式在风雨中重现的场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巧妙融合,展现了泰山的雄伟、神秘和历史积淀,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