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惟皇上心,纳纳天同大。
明命辍禁游,往抚蜀彫瘵。
蜀山在何许,斜阳点鸦背。
家住扶桑东复东,却望斜阳铁山外。
金头奴子扼熙秦,银州兵马冲兰会。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使我千里致钟石,居人轑釜泣粗粝。
县官无蓄租,百姓无藏盖。
上有苍苍之高天,卒然叫呼不可待。
阃外万戚休,只以一身佩。
我于公行无所赠,筮言得咸为艮兑。
艮山本中虚,兑泽乃上溉。
独于九四论心体,而以朋思为障碍。
愿公书此象,长于卧兴对。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难易。
思耕亭前先郑碑,更看他年后郑记。
恭惟皇上心,纳纳天同大。
明命辍禁游,往抚蜀彫瘵。
蜀山在何许,斜阳点鸦背。
家住扶桑东复东,却望斜阳铁山外。
金头奴子扼熙秦,银州兵马冲兰会。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使我千里致钟石,居人轑釜泣粗粝。
县官无蓄租,百姓无藏盖。
上有苍苍之高天,卒然叫呼不可待。
阃外万戚休,只以一身佩。
我于公行无所赠,筮言得咸为艮兑。
艮山本中虚,兑泽乃上溉。
独于九四论心体,而以朋思为障碍。
愿公书此象,长于卧兴对。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难易。
思耕亭前先郑碑,更看他年后郑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郑侍郎四川制置分韵得盖字》,表达了对郑侍郎出川任职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以皇上的仁心开篇,暗示郑侍郎的任务重大,需要像天一般包容和公正。接着描述了蜀地的偏远与艰难,夕阳下鸦群点缀山脊,寓言郑侍郎将面对的挑战。
诗人提到烽火连天的战事和百姓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过往战争的痛惜和对和平的期盼。他指出官府和民众皆困顿,期待郑侍郎能带来改变。接下来,诗人以卦象比喻,艮山象征郑侍郎的内心,兑泽代表他的施政,希望他能洞察百姓疾苦,排除障碍。
最后,诗人鼓励郑侍郎保持坚定的决心,相信他的公正之心能使蜀地局势好转,同时提及思耕亭和郑碑,寓意郑侍郎的治政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寄寓了对郑侍郎的厚望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西风初飘飘,白露仍瀼瀼。
有人浮大川,东巡抵饶阳。
实受九重书,因之访丹房。
山气龙虎明,青林云表长。
与予适相值,议论清冰霜。
已暮更秉烛,坐偶新月凉。
玉蟾翳烟景,金飚扇天香。
影落如卿云,烂然献奇祥。
六合无异色,五峰同秋光。
锦袍谪尘世,骑鲸隔川梁。
君期践玄约,缈缈空中翔。
松陵江上,极目烟波缈。
天际接沧溟,到如今、东流未了。
吴樯越橹,都是利名人,空扰扰,知多少,只见朱颜老。
故园应是,绿遍池塘草。
家住十洲西,算随分、生涯自好。
渔蓑清贵,休羡谢三郎,红蕖月,白苹风,何似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