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直初归柳外途,玉堂高坐拥双趺。
应同礼席开函丈,岂有禅心到给孤。
聚讼漫劳今日议,如尸谁见古人模。
亦知戏笑皆文字,闻说公才似长苏。
院直初归柳外途,玉堂高坐拥双趺。
应同礼席开函丈,岂有禅心到给孤。
聚讼漫劳今日议,如尸谁见古人模。
亦知戏笑皆文字,闻说公才似长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坐玉堂的官员,以双趺的姿态沉思或参与讨论。诗人通过“应同礼席开函丈”表达了这位官员在礼仪与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岂有禅心到给孤”则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聚讼漫劳今日议”表明了对当前争论的不屑,而“如尸谁见古人模”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最后,“亦知戏笑皆文字,闻说公才似长苏”则赞美了这位官员不仅在严肃场合表现出色,且在轻松时刻也能妙语连珠,才华横溢,犹如历史上的智者长苏。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官员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风范与智慧。
端的公宜语个中,对山萦碧照清冬。
鹤毛雨渍苔钱古,蚁穴风堆橡斗重。
已乏尖新陪世话,断无阔匾拆书封。
一轩煨芋方题榜,时过松扉慰我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