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郊岛上,清绝晋隋间。
已突黄初过,遥追正始还。
冥搜逐幽好,巧发露天悭。
莫作鸢肩看,诗成耸两山。
雄奇郊岛上,清绝晋隋间。
已突黄初过,遥追正始还。
冥搜逐幽好,巧发露天悭。
莫作鸢肩看,诗成耸两山。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孙觌所作,名为《读刘方叔诗卷二首(其一)》。孙觌以他的文学才华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首句“雄奇郊岛上”,开篇即以“雄奇”二字定下基调,将读者带入一个壮丽而神秘的郊岛世界。这里的“郊岛”不仅指地理上的岛屿,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壮美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清绝晋隋间”一句,通过时空转换,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的长河,晋隋时期,一个文化繁荣、艺术璀璨的时代。这里“清绝”二字,既是对那个时代文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纯净境界的自我期许。
“已突黄初过,遥追正始还”两句,运用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黄初”和“正始”。前者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黄初年间,后者则是魏晋之际的正始时期。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跳跃,表达了诗人超越时代的思考与追求,既回顾历史,又展望未来,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高远志趣。
“冥搜逐幽好,巧发露天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态度与审美情趣。在深邃的探索中寻找幽雅之美,在巧妙的构思中展现自然之真。这不仅是对刘方叔诗作的赞赏,也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表达,强调了在自然与心灵的碰撞中发现真善美的重要性。
最后,“莫作鸢肩看,诗成耸两山”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收束全诗。诗人告诫读者不要仅仅从表面去解读诗歌,而应深入其中,如同山峰般高耸,展现出诗歌的深度与广度。这不仅是对刘方叔诗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所有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期待——它们应当像山一样,给人以深远的启示与持久的回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精神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对刘方叔诗作的赞歌,更是对文学与艺术价值的深刻反思与赞美。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采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
重听。
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春城三二月。
禁柳飘绵未歇。
仙篽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
歌掌明珠滑。
酒脸红霞发。
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
梯汉同登蟾窟。
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
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
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
五侯池馆频开。
探芳菲、走马天街。
重帘人语,辚辚绣轩,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
金猊夜暖、罗衣暗裛香煤。
洞府人归,放笙歌、灯火下楼台。
蓬莱。
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