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七世上,养马洮河西。
六世徙天山,日日闻鼓鼙。
金室狩河表,我祖先群黎。
诗书百年泽,濡翼岂梁鹈。
尝观汉建国,再世有日磾。
后来兴唐臣,胤裔多羌氐。
春秋圣人法,诸侯乱冠笄。
夷礼即夷之,毫发各有稽。
吾生赖陶化,孔阶力攀跻。
敷文佐时运,烂烂应璧奎。
昔我七世上,养马洮河西。
六世徙天山,日日闻鼓鼙。
金室狩河表,我祖先群黎。
诗书百年泽,濡翼岂梁鹈。
尝观汉建国,再世有日磾。
后来兴唐臣,胤裔多羌氐。
春秋圣人法,诸侯乱冠笄。
夷礼即夷之,毫发各有稽。
吾生赖陶化,孔阶力攀跻。
敷文佐时运,烂烂应璧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马祖常的《饮酒五首(其四)》,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中首先追溯了家族七代的历史,从养马洮河西开始,到六世迁徙至天山,期间不断听到战鼓声,暗示了家族曾经历过的战争与动荡。接着,提到金室时期,家族在黄河以北生活,享受了一百年的和平与繁荣,比喻诗书文化的滋润如同滋养幼鸟的雨水,虽非梁鹈,却同样珍贵。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及汉代建立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汉室得以稳固。他进一步联想到唐代的兴盛,认为这些辉煌的背后,都有异族的贡献,如羌氐等民族。诗人强调,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应遵循各自的礼仪习俗,和谐共处,不可逾越界限。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得益于儒家文化的熏陶,通过努力攀登,得以在文学与社会中发挥作用,为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他引用“烂烂应璧奎”这一典故,表达出对自身才能和使命的自信与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也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民族融合以及个人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积雪覆层巅,冬夏常一色。
群峰让独雄,神君所栖宅。
传闻嶰谷篁,造律谐金石。
草木尚不生,竹产疑非的。
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
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国。
老客此经过,望之长太息。
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
山有嘉树,油然发荣。岂不欲静,风挠之鸣。
我思我亲,颜猊日改。子欲养之,亲不子待。
呜呼噫嚱,孔怀孔悲。山高海深,孰堪喻之。
内而九藏,外而四体。皆亲之枝,同一根柢。
根既拨矣,而枝独存。夙夜哀号,莫达九原。
白杨萧萧,泉扃夜閟。我亲我思,得无蕉瘁。
亲不可见,音容是求。求之不得,血泪交流。
作亭墓隅,是曰风树。仰之瞻之,心焉孔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