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乎万古后乎今,天体高明地体深。
要识此身超众物,只缘真理具中心。
红炉有燄消融雪,黄壤成堆拣出金。
杖屦出门行不已,泰山绝顶许登临。
前乎万古后乎今,天体高明地体深。
要识此身超众物,只缘真理具中心。
红炉有燄消融雪,黄壤成堆拣出金。
杖屦出门行不已,泰山绝顶许登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的《偶见》,以自然现象和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首句“前乎万古后乎今”描绘时间的无尽与永恒,暗示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接着,“天体高明地体深”运用天地对比,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深沉的现实。
“要识此身超众物,只缘真理具中心”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世俗,寻求内心真理的决心。他相信只有把握住真理,才能超脱于万物之上。接下来的“红炉有燄消融雪,黄壤成堆拣出金”,通过熔炉炼金和土壤淘金的隐喻,进一步强调了真理的提炼过程,以及在艰难中发现价值的智慧。
最后两句“杖屦出门行不已,泰山绝顶许登临”形象地展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决心不断前行,直至达到人生的高峰——泰山之巅,寓意着不断追求卓越和自我提升的人生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陶安作为明朝文人的思想深度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