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雷。
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
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
醒处元不醒,醉时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
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雷。
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
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
醒处元不醒,醉时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
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山园四咏·醒心亭》。诗人以醒心亭为题,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他将醒心亭视为清醒与醉酒之间的媒介,醒心并非简单的酒醒,而是精神上的觉醒,超脱于形骸之外。诗人通过比喻,形容这种觉醒如同疾病中的大丹、梦境中的惊醒、黑暗中的明灯和冬眠后的春雷,形象生动。
在醉中,诗人也能体验到一种恍惚的清醒,从高处俯瞰世俗的名利争夺,如同昼夜交替中的尘埃。然而,他认为真正的醒并不在于表面的清醒,而是在于内心的洞察和超越。诗人感叹自己颠倒不拘的人生态度,不追求刻意的清醒,反而在醉中寻求更深的醒悟,享受醉中醒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心境的独到表达。
空谷无花,新篘有酒,去年穷胜今年。
蛩吟蛩和,且省费蛮笺。
闻说先生去也,江南岸、缚草为船。
依然在,山栖寒食,路断却归廛。
老人,三又两,清风作供,晴日生烟。
但高高杜宇,不办行缠。
几度披衣教我,二升内、煮石烧铅。
休重道,玉龙无孔,夜夜叫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