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愁不达,达则定无愁。
不知所愁何,大半为身谋。
爵服纵可贵,事业终悠悠。
以兹旦暮心,且从山水游。
人多愁不达,达则定无愁。
不知所愁何,大半为身谋。
爵服纵可贵,事业终悠悠。
以兹旦暮心,且从山水游。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愁苦与追求的深刻思考。首句“人多愁不达,达则定无愁”提出了一种观点,即人们往往因为未能理解生活的本质而感到忧愁,一旦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愁绪自然会消散。接着,“不知所愁何,大半为身谋”指出人们愁苦的原因多半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这种忧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爵服纵可贵,事业终悠悠”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就的反思。诗人认为,尽管高官厚禄和事业成功在世俗眼中可能极为珍贵,但这些追求最终可能会带来一种空虚感,因为真正的满足和快乐往往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以兹旦暮心,且从山水游”表达了诗人希望从日常的忙碌中解脱出来,通过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这不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更是一种寻求内心宁静和自我超越的途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人生的愁苦来源、社会价值和个人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寻求心灵解脱的方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苍茫寒雾起遥天,岁晏凭高思渺然。
夜发仙槎南斗外,春瞻御座綵云边。
湘源水色浮晴雪,桂岭花枝拂瘴烟。
莫怪题诗惜幽赏,子长奇兴在山川。
椒觞柏酒对春筵,楼雪宫云倚曙天。
后饮屠苏惊老大,骤看花蕊笑新妍。
青山近郭浮烟迥,碧树笼街淑景圆。
已见三阳开道泰,早闻连茹进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