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题回峰寺》。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句“山势欲压海”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回峰寺所处的壮丽山势,似乎要压倒那广阔无垠的大海。紧接着,“禅扃向此开”则指引读者进入这片宁静之地,禅扃即是寺庙的门扉,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表明这个地方远离尘世的污浊,即使是水中的生物也难以到达,而日月之光却能首先照耀此地,这里的“腥”指的是鱼龙等海中生物的气息,暗示这里与外界隔绝。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则描绘了景色的具体细节,秋季山林之色如同擎举着什么珍贵的物品,而寺中的钟声在空中回荡,与自然声音交织,形成一种超然物外的和谐。
最后,“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官职的束缚,至少能暂时从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在这片清净之地洗涤心灵。这里的“吏役”指的是官职与劳役,而“拂尘埃”则是比喻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抹去心中的烦恼和世俗的尘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是一幅集自然美与禅意于一体的文学作品。
衰年起废复穷边,清梦犹依霅上田。
路仄只愁人堕堑,山深长似管窥天。
闷呼浊酒聊成醉,倦倚肩舆亦当眠。
寄与西湖双白鹤,好脩毛羽待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