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回峰寺诗》
《题回峰寺诗》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ífēngshī
sòng / wángānshí

shānshìhǎichánjiōngxiàngkāi

lóngxīngdàoyuèyǐngxiānlái

shùqiūqíngchūzhōngshēnglànghuí

chéngzànchénāi

注释
山势:形容山势雄壮。
禅扃:禅寺的门。
腥:鱼腥味。
日月:太阳和月亮。
钟声:寺庙的钟声。
吏役:官差或职务。
翻译
山势仿佛要压倒大海,禅寺的门扉就在这里敞开。
深海中的鱼龙不会带来腥气,太阳和月亮的光影却率先照耀这里。
秋天的树色在海面上高高举起,寺庙的钟声在波涛间回荡。
没想到会在官差的行程中,暂时拂去尘世的喧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题回峰寺》。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句“山势欲压海”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回峰寺所处的壮丽山势,似乎要压倒那广阔无垠的大海。紧接着,“禅扃向此开”则指引读者进入这片宁静之地,禅扃即是寺庙的门扉,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表明这个地方远离尘世的污浊,即使是水中的生物也难以到达,而日月之光却能首先照耀此地,这里的“腥”指的是鱼龙等海中生物的气息,暗示这里与外界隔绝。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则描绘了景色的具体细节,秋季山林之色如同擎举着什么珍贵的物品,而寺中的钟声在空中回荡,与自然声音交织,形成一种超然物外的和谐。

最后,“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官职的束缚,至少能暂时从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在这片清净之地洗涤心灵。这里的“吏役”指的是官职与劳役,而“拂尘埃”则是比喻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抹去心中的烦恼和世俗的尘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是一幅集自然美与禅意于一体的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雪中登楼望湖上和士亨作·其五

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宁似五侯歌舞地,飞觞燕客醉羊羔。

(0)

怀化驿观前年和韵旧作又辱张东沙诸公见和墨迹在壁宛然如新光阴不冉怅然有感

衰年起废复穷边,清梦犹依霅上田。

路仄只愁人堕堑,山深长似管窥天。

闷呼浊酒聊成醉,倦倚肩舆亦当眠。

寄与西湖双白鹤,好脩毛羽待逋仙。

(0)

对雪

雪堕崇城曙色迷,短檐平接暮云低。

茫茫大地千山合,漠漠寒天一鸟啼。

不讶薄衾凉似铁,独怜高枕醉如泥。

林间剩有堪游处,惆怅关河限马啼。

(0)

草堂石山

几年移得碧云根,幻出壶天景象新。

盆沼更看波涨绿,细蒲芳草一般春。

(0)

过新兴公馆

宦游三十载,此地鲜经行。

野渡秋波渺,禅堂夜雨声。

兹闻公馆建,人喜路岐平。

为政须知体,前贤论说明。

(0)

寄郭价夫学士

玉堂清切紫宸朝,献纳从容鬓雪销。

君相明良新宝历,神仙行队旧丹霄。

时平重有金钱会,海晏何烦铜柱标。

苞凤文章今瑞世,莫从芸阁羡渔樵。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