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练湖春柳好,四十里围青玉城。
平流中澄绿镜匣,远山旁卧翠虎横。
黄林主人乐此地,瞰压湖面开以亭。
常将醉目望野色,数曲老画谁家屏。
山禽水鸟尽相识,飞入栏壁驯不惊。
有时落照到波上,一眼万叠金鳞明。
伊余与世既龃龊,奈此有地来归耕。
回头把眼看市道,愁向尘埃著脚行。
我爱练湖春柳好,四十里围青玉城。
平流中澄绿镜匣,远山旁卧翠虎横。
黄林主人乐此地,瞰压湖面开以亭。
常将醉目望野色,数曲老画谁家屏。
山禽水鸟尽相识,飞入栏壁驯不惊。
有时落照到波上,一眼万叠金鳞明。
伊余与世既龃龊,奈此有地来归耕。
回头把眼看市道,愁向尘埃著脚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景致,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力勾勒出一个理想中的自然与人文共存的境界。开篇即赞美练湖春柳之美好,四十里围绕的青玉城,如同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
"平流中澄绿镜匣,远山旁卧翠虎横"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流动的湖水比喻为一面清澈的绿色镜子,反射出远处山峦之美,而那远山则如同一只栖息的翠绿色虎,平添几分雄伟与生机。
"黄林主人乐此地,瞰压湖面开以亭"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拥有,设想有一个主人在这里悠然自得,建造亭子以观赏湖光山色。
"常将醉目望野色,数曲老画谁家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景的向往和艺术的追求,似乎在说,即使醉眼朦胧,也能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无限魅力,而那些古老的绘画也许正陈列在某个家庭的屏风上。
接下来的"山禽水鸟尽相识,飞入栏壁驯不惊"两句,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推向了极致,连山中的禽兽、湖里的水鸟都能互相熟识,即便是飞入园中,也是一副温馨宁静的画面。
"有时落照到波上,一眼万叠金鳞明"则捕捉到了光与水的美妙交融,当阳光洒在湖面之时,仿佛能看到无数层次的波光,如同金色的鳞片般闪耀。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对世俗的不满。"伊余与世既龃龊,奈此有地来归耕"似乎在说,自己与这个世界已经格格不入,只能找到这样一处心之所向的净土来栖息。
最后两句"回头把眼看市道,愁向尘埃著脚行"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眷恋。诗人虽然向往那片净土,但又不得不面对尘世的琐碎与繁杂,心中充满了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出一个既美好又孤寂的人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