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郎中林亭》
《李郎中林亭》全文
唐 / 曹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

笋蹊已长过人竹,藤径从添拂面丝。

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gzhōnglíntíng
táng / cáosōng

zhīxiàngbiānliúshuǐzūnqiánshàngxiàkànér

sǔnchángguòrénzhúténgjìngcóngtiānmiàn

ruòbáiyuánchuíjìnhóngguǒzhī

cáixiāoyáogèngqiǎnrénzuǒshèngshí

翻译
只在台阶边流淌着野外的溪水,酒杯前我抬头低头欣赏游鱼。
竹林中的小径已经长得比人都高了,藤蔓小路也增添了几分拂面的柔丝。
如果允许白猿靠近窗户,那么就不会有红果压低枝头。
大才必定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又该让谁来辅佐这盛世呢?
注释
秪:只。
向:对着。
砌边:台阶边。
流:流淌。
野水:野外的溪水。
樽:酒杯。
鱼儿:游鱼。
笋蹊:竹林小径。
已:已经。
过:超过。
人竹:人的高度。
藤径:藤蔓小路。
拂面丝:拂面的柔丝。
若许:如果允许。
白猿:白猿。
垂:靠近。
近户:靠近窗户。
红果:红果。
压低枝:压低枝头。
大才:大才子。
必:必定。
拟:渴望。
逍遥去:自由自在的生活。
更:又。
遣:派遣。
何人:谁。
佐:辅佐。
盛时: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在。首句“秪向砌边流野水”中的“秪”字用得极为生动,它形象地展现出小溪沿着堤岸缓缓流淌,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而“樽前上下看鱼儿”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观察和喜悦。

接着,“笋蹊已长过人竹”一句通过竹笋的长势来衬托出林亭四周生机勃勃,竹林郁郁蔽蔽。而“藤径从添拂面丝”则描绘了藤蔓缠绕的小径,它们轻柔地触摸着行走者脸庞,营造了一种亲密与自然的接触感。

中间两句“若许白猿垂近户, 即无红果压低枝”,诗人通过设想一只白猿(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轻柔地靠近屋檐,以及没有果实重压下悬挂的树枝,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才在盛世中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渴望脱离尘嚣、追求逍遥自在精神状态的心声。这里,“大才”指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他们能够在繁华的时代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林亭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才在盛世中的期许。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朝代:唐   字:梦徵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生辰:828——903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猜你喜欢

寿母生朝四首·其四

儿孙遥指菊花辰,自讼庵中庆诞人。

也向此旬同此日,八千秋对八千春。

(0)

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其一

诗里无悰久自知,意来聊复寄于斯。

要知风节高多少,万事如今总似诗。

(0)

游云门寺

竟夕雨声寒,黎明日气暄。

峰峦添积润,溪涧涨新痕。

钟鼓连三寺,杉松共一村。

不须游赏遍,丽句满清轩。

(0)

端阳客思

空阶无伴往□频,忽见檐头月色新。

万里家山兰浴夜,蒲樽应念远游人。

(0)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闻杜鹃时成父欲入浙因赋六章章四句以送之

不如归去,苍山茂树。独胡为乎,空此号謼。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我今已归,胡能不知。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山中之乐,岂同岐路。

归去来兮,言发动随。古之逸民,舍陶而谁。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劝子勿去,子宁我听。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归去来兮,早歌式微。

(0)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其一

秋日苦易暗,秋宵苦难晨。

虫号鸡不已,我亦长吟呻。

哀哉念何深,出处累一贫。

在家庸可忍,行旅计愁人。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