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厉修坰,三浦气方肃。
叆叆山崩云,耿耿叶辞木。
鸑鸑下萍川,槭槭翻萝屋。
飘飖任回环,零乱鲜羁束。
莫以九秋凋,惋彼三春缛。
萧条紫烟岑,超忽丹林麓。
于兹欲何言,岁暮偃修躅。
朔风厉修坰,三浦气方肃。
叆叆山崩云,耿耿叶辞木。
鸑鸑下萍川,槭槭翻萝屋。
飘飖任回环,零乱鲜羁束。
莫以九秋凋,惋彼三春缛。
萧条紫烟岑,超忽丹林麓。
于兹欲何言,岁暮偃修躅。
这首明代诗人周复俊的《咏落叶》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首句“朔风厉修坰”展现了强劲的北风吹过广阔的田野,营造出肃杀的气氛。接下来,“叆叇山崩云,耿耿叶辞木”运用比喻,形容山间的浓云密布,树叶纷纷从枝头落下,犹如告别母体。“鸑鸑下萍川,槭槭翻萝屋”通过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落叶随风飘落水面和翻动屋顶的情景,动态感十足。
“飘飖任回环,零乱鲜羁束”进一步刻画了落叶在风中无拘无束的状态,它们随风旋转,零散而自由。“莫以九秋凋,惋彼三春缛”表达了诗人对落叶虽在秋季凋零,但仍不减其春天繁茂时的惋惜之情。最后,“萧条紫烟岑,超忽丹林麓”描绘了落叶归根后的宁静与超脱,落叶堆积的山岭和丹枫林地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以落叶为载体,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结尾“于兹欲何言,岁暮偃修躅”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岁末的沉思,选择静默,步履从容,展现出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
退庵柏台直,批鳞不嫌逆。
持庵木天仙,乘桴访成连。
两翁翘翘霜下杰,魏阙江湖同一洁。
太液披香啸鬼狐,笋冠葛屦怀冰雪。
鸣驺不闻驴背隐,胸有千秋宝万卷。
春巢榭小偶云卿,玉茗堂空梦清远。
卅载绸缪感豁蒙,零膏洒惠扬仁风。
簪花画沙焉足拟,若倚卧虎瞻苍龙。
翁归帝乡游汗漫,不见神皋更涂炭。
怜予反袂正如翁,视息无方委牢栈。
楚户秦坑几是非,西州多事枉沾衣。
欲识今人问来者,乱鸦啼处冢累累。
孤舟天地间,荡碎江漠碧。
水程报入峡,舟子相蹙额。
水东舟西行,所恃皆人力。
上游千山雨,万流趋一脉。
大石相夹束,逼水高百尺。
绝壁争外顷,仰视天皆石。
转王肠九迥,崩崖齿万齧。
惊湍若箭来,到此忽一逆。
不见船行迟,但看水流疾。
细径凿青天,一发蟠百结。
群夫牵弱缆,斗汗过寸隙。
苔入太阴寒,雪是上古积。
鸟飞时一坠,蚁缘仍百折。
上无云日光,下狎蛟龙宅。
八口岂微细,生命轻瞬息。
动念当急流,欲退或不得。
万全出侥倖,惶恐亦何益。
君子重临渊,保身非懦怯。
快意疾回舟,星月淡秋夕。
《辛丑秋大人自长安莅汉中余奉母由汉沔赴南郑自兴安府西上二百里至黄金峡一名惶惊峡即秦用金牛通蜀处峡长八十里波涛险恶绝壁千仞石皆倒出崖隙纤路不盈尺舟楫必期一日尽此险峡中不得泊也日落风生往往沉舟摧楫遂复退至兴安舍舟遵陆纡道汉阴厅七日而达南郑似远实近以退为近矣》【清·杨圻】孤舟天地间,荡碎江漠碧。水程报入峡,舟子相蹙额。水东舟西行,所恃皆人力。上游千山雨,万流趋一脉。大石相夹束,逼水高百尺。绝壁争外顷,仰视天皆石。转王肠九迥,崩崖齿万齧。惊湍若箭来,到此忽一逆。不见船行迟,但看水流疾。细径凿青天,一发蟠百结。群夫牵弱缆,斗汗过寸隙。苔入太阴寒,雪是上古积。鸟飞时一坠,蚁缘仍百折。上无云日光,下狎蛟龙宅。八口岂微细,生命轻瞬息。动念当急流,欲退或不得。万全出侥倖,惶恐亦何益。君子重临渊,保身非懦怯。快意疾回舟,星月淡秋夕。
https://shici.929r.com/shici/rrEB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