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
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
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
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二,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朴素的生活哲理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首句“夜眠须在后”,意味着在夜晚休息时,应该让家人先睡,自己再安寝,体现了对家人的关爱与照顾。次句“起则每须先”,则表明在早晨起床时,应先照顾家人,确保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体现了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检查家庭事务,确保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均衡合理,没有偏颇。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管理,更是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实践。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家庭观念,也蕴含了普遍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准则,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赤城离东南,苍岩间石扉。
灵槎截尘界,晓日明烟霏。
古称神仙居,欲往事已非。
林树藏野县,空街行迹稀。
之子万里役,黄尘手频挥。
辛苦事科举,一笑辞布衣。
我公得兹地,扁舟惬南归。
讼简民俗淳,官清吏仍饥。
荒庭齧瘦马,钩帘燕交飞。
健笔凌青云,江梅素英蜚。
性静恒自安,謲辞速群讥。
士生亦乐乐,矧以友道微。
持樽赠远别,矢心谅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