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0)
注释
野雁:野生的大雁。
未起:还未起飞。
改:改变。
何处:哪里。
得:获取。
无人态:无人打扰的状态。
无乃:恐怕是。
槁木形:枯木般的形态。
人禽:人和鸟。
振:吹动。
枯苇:干枯的芦苇。
微雪:细微的雪花。
惨澹:阴暗。
晶荧:闪烁。
沙砾:沙子。
弋人:猎人。
怅:惆怅。
渺:辽阔。
江海:江河大海。
翻译
野雁见到人时,还未飞起就改变了姿态。
您从哪里观察,能捕捉到这种无人打扰的景象?
这或许就像枯木的模样,人与鸟都自由自在。
北风吹动着干枯的芦苇,细微的雪花闪烁着落下。
阴暗的云水显得昏暗,明亮的沙砾在雪中破碎。
猎人惆怅,他向往的是什么,一箭就能将目标投向江海般辽阔。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寒冷季节中野雁栖息情景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孤独境界的向往。首句“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写出了野雁在遇到人类时,会本能地改变自己的行动线路,显示出一种警觉与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欣赏。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则是诗人向读者发问,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如何能够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人打扰的状态。这里的“无人态”不仅仅指外界的安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内心世界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通过对比槁木(枯死的树木)与野雁的情状,强调了自然界中生物各司其职、和谐共存的主题。这种对立统一的描写,不仅美化了景物,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则是通过强烈的北风与纷飞的细小雪花,营造出一种萧瑟、寒冷的氛围。这里的“枯苇”和“微雪”,都是冬日景象中的典型元素,也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极致之美的描绘能力。

最后,“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通过对云、水、沙砾等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无垠天地间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浩瀚江海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弋人(捕鱼的人)之慕,是一种对自由生灵的向往和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在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孤独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自咏三首·其三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

(0)

阮公啸台

荒台森荆杞,蒙笼无上路。

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

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

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静然荒榛门,久之若有悟。

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0)

立春后休沐

心与青春背,新年亦掩扉。

渐穷无相学,惟避不材讥。

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

定知书课日,优诏许辞归。

(0)

采桑子·其十三

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0)

抛球乐

年少王孙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

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

但愿千千岁,金菊年年秋解开。

(0)

赠冯著

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

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

岁晏乃云至,微褐还未充。

惨悽游子情,风雪自关东。

华觞发欢颜,嘉藻播清风。

始此盈抱恨,旷然一夕中。

善蕴岂轻售,怀才希国工。

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