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夷齐庙作·其三》
《夷齐庙作·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商亡谁发愤,夷叔未蹉跎。

国恨三仁少,人嫌十乱多。

采苓存志节,叩马止干戈。

白首辞东海,鹰扬奈尔何。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夷齐庙作》组诗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屈大均表达了对商朝末年三位贤臣——微子、箕子和比干(三仁)的敬仰,以及对周初两位隐士伯夷和叔齐(夷叔)的赞美。

首联“商亡谁发愤,夷叔未蹉跎”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商朝灭亡为背景,提出发愤图强的问题,接着赞扬了伯夷和叔齐在面对商朝灭亡时并未消沉,而是选择了坚守道义,不食周粟,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颔联“国恨三仁少,人嫌十乱多”进一步阐述了对“三仁”的敬重与对“十乱”的批判。这里的“三仁”指的是微子、箕子和比干,他们分别代表了商朝的三位重要人物,而“十乱”则可能是指周初的种种纷争与混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智慧的推崇,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颈联“采苓存志节,叩马止干戈”则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采苓(采摘草药)象征着保持高尚的志向和节操,而“叩马止干戈”则是指通过和平的方式避免战争,体现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暴力的反对。

尾联“白首辞东海,鹰扬奈尔何”以两位老人辞别东海,象征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与不满。尽管他们拥有鹰击长空般的雄心壮志,但在现实面前却显得无力回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社会正义的渴望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睦州城上

城上残阳尽,西陵晚色浓。

嶂岚低粉雉,山郡压乌龙。

樵子云为担,田家水作舂。

万峰秋雨过,飞瀑挂芙蓉。

(0)

送林平厓之京

八月高槐树树花,平桥流水逐溪斜。

比来北雁无音问,望入南云有岁华。

灯火几群虾菜市,朋从何处斗牛槎。

酒杯棋局平生事,白首都城别是家。

(0)

题画

渡口渔家对碧峰,柴门半掩落花风。

钓船日暮不归去,閒在江南细雨中。

(0)

挽朱渔隐

穆溪溪上天连水,狂风忽自青蘋起。

晓来烟雨失渔舟,不见沧浪浩歌子。

往来汎此冷鸥盟,水底鱼龙亦怆情。

我来苇杭吊陈迹,一声老鹤秋冥冥。

(0)

杜鹃花

比杏争桃别作丛,春来皆逊此花红。

可无粉水重施的,何用丹砂更守宫。

醉里忽惊朱鹭下,雾中疑有绛纱笼。

当年曾记鞦韆畔,飘飏榴裙血色同。

(0)

赠江抚宋牧仲先生

刻漏声从铃阁闻,画旗不动日初曛。

春衣莫笑山人陋,曾到匡庐惹白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