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性情狂莫羁,簿书今不放人嬉。
旧攻日课归乾没,新负时名入坐驰。
白雪阳春挑我和,高山流水结谁知。
髭髯能美非穷者,恐到穷时莫罪诗。
风月性情狂莫羁,簿书今不放人嬉。
旧攻日课归乾没,新负时名入坐驰。
白雪阳春挑我和,高山流水结谁知。
髭髯能美非穷者,恐到穷时莫罪诗。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的《呈张彦容》,诗人以风月自比,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事务的厌倦。"风月性情狂莫羁",形象地写出诗人希望摆脱簿书(公文)的束缚,追求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簿书今不放人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被日常公务牵绊的无奈。
诗人对自己的学习和追求进行了反思,"旧攻日课归乾没,新负时名入坐驰",表明他曾经致力于学问,但如今却感到徒劳无功,追求的名声也让他心生疲惫。"白雪阳春挑我和,高山流水结谁知",借用音乐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知音的理解与共鸣,暗示自己在学术上的孤独。
最后两句"髭髯能美非穷者,恐到穷时莫罪诗",诗人以胡须之美为喻,暗示并非贫穷才使生活美好,而是精神世界的富足。然而,他担心在真正陷入困境时,可能会因为诗歌而受到指责,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自己创作的自我反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由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知识追求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万里伤心极目春,东南王气只逡巡。
野花相笑落满地,山鸟自惊啼傍人。
谩道城池须险阻,可知豪杰亦埃尘。
太平寺主惟轻薄,却把三公与贼臣。
客路重阳日,登高寄上楼。
风烟今令节,台阁古雄州。
泛菊聊斟酒,持萸懒插头。
情人共惆怅,良久不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