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茫茫失远村,东陵瓜地傍衡门。
袖中双剑依然在,换得黄牛教子孙。
烟雨茫茫失远村,东陵瓜地傍衡门。
袖中双剑依然在,换得黄牛教子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中的乡村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首句“烟雨茫茫失远村”以烟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氛围,远处的村庄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东陵瓜地傍衡门”一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靠近衡门(可能指农舍或村落的入口)的一片东陵瓜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前句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袖中双剑依然在,换得黄牛教子孙”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传承与责任的主题。袖中双剑象征着某种传统、技艺或精神的传承,即使岁月更迭,这些宝贵的东西仍被珍藏和传递。通过“换得黄牛教子孙”,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用黄牛耕作的形象比喻知识、技能或道德观念的传授给下一代,强调了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寓意深刻的结尾,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以及对未来世代负责的态度。
我家上清峰,来从青天上。
手扪参井光,四顾神何王。
訇然开剑门,群山绿如浪。
十日披烟岚,所至意皆当。
打头横绝崖,忽与行人抗。
引领千仞高,不辨峰背向。
卷地生潮声,滔滔水名漾。
策马随飞湍,始见峡门壮。
砯崖裂苍玉,一隙露开放。
螺旋而蚁穿,怪石相偎傍。
就下稍宽平,江流不肯让。
摩空扬巨刃,五丁殊奇创。
想当开凿时,风雷争簸荡。
美女颜妖娆,金牛气凄怆。
试问商周前,飞越更何状。
我家江南真水乡,遥村远树如针芒。
每看孤帆入浦黑,晴见落照依山黄。
平畦方罫在屋角,曲港一色连青秧。
平林小聚结砻舍,隆隆雷转鏖风狂。
携归杵臼劳妇子,冬日破袄如秋凉。
岂知此间借天力,回斡迅流成曲防。
风轮孰使自旋转,河伯能与扬秕糠。
长腰已作雪霜色,入鼻便觉饼饵香。
水于人世利最博,不惟灌溉兼酒浆。
此巧又出常智外,人病元气真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