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札霜毫缀玉枝,管城家世出东涯。
锋端有口能谈景,纸上无声解写诗。
免向江淹求彩管,莫学班氏弃毛锥。
赠君聊助文房用,赋就离骚寄我知。
一札霜毫缀玉枝,管城家世出东涯。
锋端有口能谈景,纸上无声解写诗。
免向江淹求彩管,莫学班氏弃毛锥。
赠君聊助文房用,赋就离骚寄我知。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所作的《赠抟霄笔》,通过对一支精致的笔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鼓励。首句"一札霜毫缀玉枝"形象地写出笔的华美,犹如霜毫装饰着玉制的笔杆,显示出其高雅不凡。"管城家世出东涯"则暗示这支笔出自世代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两句"锋端有口能谈景,纸上无声解写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笔以生命,说它不仅外形优美,更有内在的才情,能够通过书写展现出风景和诗意。诗人借此鼓励收礼者不必像江淹那样寻求外物增色,也不必效仿班固放弃才华(班氏弃毛锥典故),强调了笔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赠君聊助文房用,赋就离骚寄我知",诗人直接表达赠笔的目的,希望这支笔能帮助朋友在文学创作中发挥力量,同时暗示如果有了好的作品,可以寄给他分享。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笔墨艺术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深情厚谊。
熨遍弹棋局。掩重门、宫香慢炷,贡茶先熟。
几日蔷薇开作雪,风定落红簌簌。
更粉蝶、杨花相逐。
团扇裌衣都换了,渐西墙、猫笋看成竹。
闲徙倚,画栏曲。一生消受聪明福。
话家常、三条衲袄,两餐斋粥。
偶仿张颠春草意,漫写羊裙几幅。
早将近、薰风梅溽。
教换小红蛮格子,剪纹纱、一段潇湘绿。
庄与老,任研读。
绣勒依风,轻衫沾露,共踏长堤青草。
连翩俊有,烂漫华年,几度燕昏莺晓。
莺燕丁宁,后期尊酒,重来碧苔钱小。
叹春光容易,繁花飘尽,故人今少。
空自忆、梅坼琼枝,兰披香径,道著转添愁恼。
邮亭送远,歧路停车,留住片尘休扫。
沈恨穷秋到时,明月有心,应怜人老。
似蓬飞双鬓,惟余衰柳,几丝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