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
《再和》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已着诗招隐,何须酒引陶。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

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

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

(0)
翻译
已经写下隐逸的诗篇,无需借助酒来引导陶渊明的心情。
胸中自有是非分明,笔下流淌着滔滔江河。
世道纷乱就早早闭门,生活闲暇时倚枕而高卧。
我怎会羞愧不如杜甫,如同鹦鹉啄食金黄的桃子。
注释
已:已经。
着:写有。
诗:诗歌。
招:召唤。
隐:隐居。
何须:何必需要。
酒:酒。
引:引导。
胸中:内心。
泾渭:比喻是非分明,泾水和渭水清浊分明。
笔下:笔下的文字。
足:足够。
波涛:比喻滔滔江河。
世乱:世道混乱。
闭门:关门不出。
身閒:生活悠闲。
倚枕:倚靠枕头。
高:高处。
何惭:哪里感到惭愧。
少陵老: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曾被封为少陵野老。
鹦鹉:比喻诗人。
啄:啄食。
金桃:比喻珍贵的诗才或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处权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高洁品格。首句“已着诗招隐”表明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愿望,这里的“隐”指的是远离尘世,寻求心灵的宁静。紧接着,“何须酒引陶”则是说没有必要像古代诗人陶渊明那样借酒来忘却忧愁,因为诗人认为自己的胸中已经有着奔腾不息的思想泉源。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广,像两条河流一样奔腾,其创作之丰富也如同波涛一般。这里的“泾渭”指的是古代两条大河,比喻胸中思想的宽广和深邃。

接着,“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则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的选择——及时关上心扉,远离尘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将自己置于一个较为“高”的位置,以观世事。

最后两句“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况和自嘲。这里的“少陵老”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他在晚年时常自称“少陵野老”。而“鹦鹉啄金桃”则是一种仙境中的情景,借以表达自己虽然未能达到高尚的艺术成就,但仍旧保持着一颗向往美好事物的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将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次韵答兰史香江见赠

乾坤何地许扬眉,海上逢君泪满衣。

泥饮已虚蝴蝶会,寄愁惟咏杜鹃诗。

平陵松柏人谁问?京雒风尘客自知。

拟约子猷重过访,扁舟春雪预相期。

(0)

客窗夜话,同王晓沧作

通国正酣睡,忧时人独醒。

月怜今夕黑,天失古来青。

闭塞穷冬运,光明海上星。

荒鸡声满野,倚剑此同听。

(0)

东山景贤楼

双旌五马旧登临,北斗文章自古今。

新邑弦歌开瘴户,大湖云气起甘霖。

留衣偶共山僧话,建校谁知刺史心。

独上景贤楼上望,红棉花发练江深。

(0)

抵饶平作·其一

群峰青不断,叠磴出林间。

雨洗飞龙径,云藏大鸟山。

南流收粤海,北峤拱闽关。

精舍何年筑,秋风有客还。

(0)

游西山海潮岩用前游韵二首·其一

梅雨初过浴佛天,寺门香拥稻花田。

七层金碧消砖塔,万里风潮长石泉。

楼观总含沧海气,江山还属太平年。

劫尘屡换名僧尽,唤起閒云与话禅。

(0)

丘园八咏为顺德龙山家仲迟驾部作八首·其四涵碧亭

收尽云光夜见星,临波面面敞珠棂。

眼中碧海无风浪,人卧乾坤一草亭。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