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摇覆草茵萋,閒馆潇清古寺西。
却祇隔墙看幡刹,那曾寻径问优尼。
南临蓟野春和起,北接盘山夕霭低。
月过上元动归静,一钩妙义更重提。
柳金摇覆草茵萋,閒馆潇清古寺西。
却祇隔墙看幡刹,那曾寻径问优尼。
南临蓟野春和起,北接盘山夕霭低。
月过上元动归静,一钩妙义更重提。
这首诗描绘了行宫傍晚的宁静与深邃之美。首联“柳金摇覆草茵萋,闲馆潇清古寺西”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行宫周围的自然景色,柳树随风轻摆,覆盖着柔软的草地,古寺在远处静静地矗立,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
颔联“却祇隔墙看幡刹,那曾寻径问优尼”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静观其变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人似乎站在墙内,只能隔着墙壁远观寺庙的标志——幡与刹,而未曾亲自探寻其中的奥秘,隐含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尊重。
颈联“南临蓟野春和起,北接盘山夕霭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行宫置于辽阔的自然之中。南面是生机勃勃的蓟野,春天的气息在这里弥漫;北面则是连绵起伏的盘山,夕阳的余晖让山峦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霭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尾联“月过上元动归静,一钩妙义更重提”则将视角转向夜晚,上元节的月亮缓缓升起,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诗人在此时反思与思考,或许在月光的照耀下,内心深处的某些真理或意义被重新发现与强调。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宫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至节圜丘祀颢穹,先期法驾幸斋宫。
山纡紫气排双阙,日射红云拥六龙。
八表清明群动喜,一诚感格百灵从。
露垂甘液凝珠颗,松偃香蕤合翠幪。
凡物均沾神物化,天心允与帝心通。
绝胜宝瓮陈终夕,奚待金茎倚半空。
汉苑醴泉非旨美,梁园瑞雪谩形容。
小臣际遇承恩泽,涓滴何能答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