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就可公宿》
《就可公宿》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

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ùgōng宿
táng / jiǎdǎo

shíxúnyōuhánliúshùpàifēn
sēngtóngxuězuòyànxiàngcǎotángwén

jìngzhōngdēngyànshēngqiáoyún
yóuláiduōbàoshēngmíngjūn

注释
十里:形容路途遥远。
寻:寻找。
幽寺:隐秘的寺庙。
寒流:冰冷的溪流。
数派:多条溪流。
僧同:僧人一起。
雪夜:下雪的夜晚。
草堂:简陋的居所。
静语:低声交谈。
终灯:直到灯火。
馀生:剩余的岁月。
许峤云:意指归隐山林。
抱疾:患病。
声不达:声音无法传递。
明君:贤明的君主。
翻译
在十里长的道路上寻找幽深的寺庙,寒冷的溪流分成几股流淌。
僧人与我一同在雪夜静坐,大雁的声音传入了我们的草堂。
在寂静中,我们的话语直到灯火熄灭,余生只想在山岭间度过。
一直以来,我多病在身,声音无法传达给贤明的君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夜景。开篇“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两句,通过长距离的寻访和溪流的分叉,营造出一种深远又幽深的自然环境。紧接着,“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两句,则将这种自然景致与寺庙中的僧侣静坐以及野鸭向草堂飞来的声音相结合,勾勒出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场景。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宁静与外界自然景观的交融。灯光在安静的对话中逐渐消逝,与之相应的是外面山峦间云雾的氤氲。

最后,“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诗人长期抱恙,声音不能传达给远方的明君,这里的“明君”可能是对理想中君主或知音者的称呼,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旅行、寻求心灵寄托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怀。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赋得边马有归心

飞将驱天厩,乘秋踏大荒。

三军呼骠骑,一战蹶名王。

急难才堪老,横行势可当。

嘶声悲汉月,顾影净胡霜。

总辔阴山上,鸣镳瀚海旁。

何如春草色,躞蹀向长杨。

(0)

送陆从事赴辽阳

御苑东风吹客过,共看芳草有离珂。

西山晴雪鸿边尽,北海春云马上多。

地险时窥玄菟郡,天骄夜遁白狼河。

知君幕下参高画,诸将何时议止戈。

(0)

荅寄敬美

君家鸿雁满江千,岁杪逢人一字难。

白雪似应工伏枕,青山好在重加餐。

卷中双玉清相倚,掌上千金笑独看。

两地起居俱不恶,风尘回首任漫漫。

(0)

题李水部恩荣卷

自奉天书出建章,明时谁不羡仙郎。

五云偏借斑衣色,列宿遥含画省光。

水部盛名悬楚望,南山佳气入高堂。

鹿门咫尺庞公宅,那见恩波绕汉阳。

(0)

荅赠庐陵刘山人

西来献策蓟门深,栖泊王家玉树林。

说剑夜高湖海气,鸣琴秋入薜萝心。

别时春色长相似,归去浮云不可寻。

萍梗愧君能记忆,十年遥寄白驹音。

(0)

宦情·其二

我辈诚何意,于今自解难。

累宁知众嫭,侬已罢新欢。

白雪狂歌尽,青云病疏看。

江湖终日在,一任宦情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