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
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
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夜景。开篇“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两句,通过长距离的寻访和溪流的分叉,营造出一种深远又幽深的自然环境。紧接着,“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两句,则将这种自然景致与寺庙中的僧侣静坐以及野鸭向草堂飞来的声音相结合,勾勒出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场景。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宁静与外界自然景观的交融。灯光在安静的对话中逐渐消逝,与之相应的是外面山峦间云雾的氤氲。
最后,“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诗人长期抱恙,声音不能传达给远方的明君,这里的“明君”可能是对理想中君主或知音者的称呼,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旅行、寻求心灵寄托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