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
削成千仞势,高出九重城。
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
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荣。
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
削成千仞势,高出九重城。
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
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荣。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雪中仙境般的景致,以"雪里瑶华岛"和"云端白玉京"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景山在冬季雪景中的晶莹剔透与高洁之态。"削成千仞势"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景山陡峭峻拔,仿佛直插云霄,超越了世俗的城墙。接下来的"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则通过精致的道路和曲折的红楼,展现出景山的布局之美和皇家气派。
诗人进一步强调景山接近天庭,"近天多雨露"暗示其神圣而滋养万物,使得草木在此得以提前繁荣。整首诗以景写意,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景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皇家气象。纳兰性德的这首《景山》清新脱俗,富有诗意,体现了清代词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
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
江亭月观今如许。
叹飘零、墨香千古。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甚两两、凌风驾虎。
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
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
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
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
藜杖破晴碧,铁笛叫苍寒。
此中别有天地,初不是人间。
落魄半生诗酒,自在一襟风月,知我者庐山。
抚剑九州隘。
飞笔五湖乾。
采黄精,煮白石。
勘元关。
有时龙吟虎啸,沧海一丸丹。
俯仰百年宇宙,移换几番陵谷。
尘世只如闲。
长啸上天去,直赴紫薇班。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
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
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紫绶青春如许,是南辰尊宿,北斗天官。
问沙时早晚,喜色满长安。
传宣能勾凤诏,便玉除前面领仙班。
功名了,却茶烟琴月,慢慢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