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郑将军之铜江·其三》
《赠郑将军之铜江·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

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赠郑将军之铜江》组诗的第三首,通过对郑将军出征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英勇豪迈的战争氛围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首句“白羽如林汉主分”,以“白羽”象征郑将军麾下的士兵,如同林立的箭矢,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整齐与威严。这里的“汉主”借指郑将军,暗示他如同古代汉朝的英雄一般,拥有统帅千军万马的能力。“分”字则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排列有序,准备出征的场景。

次句“万山遥护长官军”,进一步渲染了出征的壮阔场面。在群山的映衬下,郑将军的军队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仿佛被万座山峰护卫着,预示着他们将踏上一段充满挑战和荣耀的征程。

“大铜江上门生笛”,这一句通过“大铜江”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辽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浩瀚的江面上,悠扬的笛声回荡,增添了几分悲壮与浪漫。笛声不仅传达了将士们的离别之情,也象征着他们即将面对的未知与挑战。

最后一句“不是南征不可闻”,则表达了对郑将军此次南征的期待与祝福。这句话既是对郑将军英勇出征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够平安归来的一种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郑将军出征前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四明山诗.云南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手自携。

(0)

都门送别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0)

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0)

暮春怀故人

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

惜春眷恋不忍扫,感物心情无计开。

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

(0)

江南遇雨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

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

旅魂惊处断,乡信意中微。

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

(0)

游仙窟诗.游后园

昔时过小苑,今朝戏后园。

两岁梅花匝,三春柳色繁。

水明鱼影静,林翠鸟歌喧。

何须杏树岭,即是桃花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