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来同谱同舟,忽魂归缥缈峰前,转悔量移空借箸;
一门内难兄难弟,竟望断逍遥堂后,不教旧约践连床。
卅年来同谱同舟,忽魂归缥缈峰前,转悔量移空借箸;
一门内难兄难弟,竟望断逍遥堂后,不教旧约践连床。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悼念廖鸿苞先生。上联“卅年来同谱同舟”描绘了两人共事多年的深厚情谊,如同同舟共济的战友。然而,“忽魂归缥缈峰前”一句,却将情感转向哀伤,暗示廖先生突然离世,魂魄已至缥缈之峰,令人感伤不已。“转悔量移空借箸”则表达了对廖先生离去的遗憾与后悔,意指如果能提前有所准备或调整,或许还能挽留这位挚友。
下联“一门内难兄难弟”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犹如难兄难弟般的情深义重。然而,“竟望断逍遥堂后”一句,却透露出对廖先生去世的悲痛与无奈,仿佛在逍遥堂后的期盼化为泡影。最后,“不教旧约践连床”则表达了对未能实现共同生活的遗憾,旧时的约定如今只能成为无法实现的梦。
整体而言,此挽联以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四缘去谁肇,七识习未央。
沈沈倒营魄,苦荫蹙愁肠。
琴瑟徒烂熳,姱容空满堂。
春颜遽几日,秋垄终茫茫。
孰云济沉溺,假愿托津梁。
惠唱摛泉涌,妙演发金相。
空有定无执,宾实固相忘。
自来乘首夏,及此申暮霜。
云物清晨景,衣巾引夕凉。
风振蕉荙裂,霜下梧楸伤。
六龙且无借,三相宁久长。
何时接灵应,及子同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