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赵滋主簿》
《答赵滋主簿》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我昔寻幽径山上,曾傍苕溪弄菱桨。

南临天目指掌间,隔岭如闻笑言响。

年来清血断征衣,碧发丹颜日夕非。

便欲相期煮白石,与君晚入烟霞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zhǔ簿
sòng / cháozhī

xúnyōujìngshānshàngcéngbàngtiáonònglíngjiǎng

nánlíntiānzhǐzhǎngjiānlǐngwénxiàoyánxiǎng

niánláiqīngxuèduànzhēngdānyánfēi

便biànxiāngzhǔbáishíjūnwǎnyānxiáfēi

注释
我:诗人自己。
昔:过去。
寻:寻找。
幽径:隐秘小路。
山上:山中。
傍:靠近。
苕溪:河流名。
弄:摆弄。
菱桨:用菱叶制成的船桨。
南临:面向南方。
天目:地名,指天目山。
指掌间:形容距离近。
隔岭:隔着山岭。
笑言响:笑声回荡。
年来:近年来。
清血:征战后的鲜血。
断:停止。
征衣:征战时穿的衣物。
碧发丹颜:黑发红颜,形容青春容貌。
日夕非:不再如昔日般年轻。
相期:约定。
煮白石:指修炼仙术或食用传说中的白石药。
晚入:傍晚时分进入。
烟霞:云雾和彩霞,象征仙境。
飞:飘逸、融入。
翻译
我曾经在山中寻找幽深的小路,曾在苕溪边划着菱叶作舟。
站在南边的天目山下,仿佛一切都在我的手掌之间,隔着山岭也能听到笑声回荡。
近年来,征战的鲜血洗净了战袍,我的黑发和红颜已不再如昔。
我渴望能与你共煮白石仙药,一起在傍晚时分融入那梦幻般的烟霞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答赵滋主簿》。诗人回忆了过去在山中寻幽探胜的经历,沿着苕溪划船,感觉天目山近在咫尺,仿佛能听到友人笑声。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诗人感到青春不再,征战的痕迹已消逝,只能期待与朋友共煮白石,一起在烟霞中度过晚年。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过内弟宅感咏

天汉桥东水竹居,明公卜筑迥幽虚。

军城日月梁园里,戚里山河宋殿馀。

诸弟冬林借雪笋,重闱日馔跃江鱼。

水清牢落千秋事,手泽空嗟万卷书。

(0)

看牡丹晚移席草堂再赠许君

晚坐移花酒并移,几镫窗月转春姿。

情真解缆争侵夜,意不怜香岂尽卮。

汹汹野风諠树恼,冥冥波浪去途疑。

亦知仙种贪行豸,醉听邻鸡是别期。

(0)

二月望留云阁两集

今年花朝花烂开,春风细雨临高台。

绕阑红湿舞英重,隔窗黄闪流莺回。

连日霢霂地巳足,薄暮风云天更来。

眼看万物歘生色,尔我胡惜黄金杯。

(0)

赦出馆李真人别业顾侍讲清暨汪编修俊俊弟编修伟许枉访不至十韵

开业傍仙宫,逶迤金阙通。

綵云偏近日,瑶草尽含风。

野性耽沉寂,携游想数公。

秋林叶自落,露井果犹红。

摇笔怜清景,吹箫望碧空。

寒山万井外,沧海五陵东。

却笑笼鹅侣,番成失马翁。

生涯真画饼,故旧各飞蓬。

对食怀金马,开筵列玉童。

不知东阁士,清论几时同。

(0)

南康元夕二首·其一

四海逢今夕,孤城有独身。

干戈犹野哭,梅柳自江春。

月向平湖满,灯于静夜亲。

罢喧风乍起,嗟尔楚南人。

(0)

风沙篇送王生北行

颠风吹沙江海波,汝乘玉驷超天河。

豫章千寻势自稳,黄鹄万里谁能罗。

我逾五旬须尽白,日采山精炼白石。

临分赠汝一粒丹,愿言宝之勿轻掷。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