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编读后方为士,黄牒颁时始是官。
不拜皇朝真爵命,要行所学也应难。
青编读后方为士,黄牒颁时始是官。
不拜皇朝真爵命,要行所学也应难。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净豁所作的《答真西山偈》。诗中以“青编读后方为士”形象地描述了读书人通过研读儒家经典,积累知识,才能被称为士人的过程;“黄牒颁时始是官”则比喻只有获得官方的任命文书(黄牒),才能正式成为官员。接下来,“不拜皇朝真爵命”表达了对传统皇权体制的某种超越或独立态度,即不完全依赖于朝廷的封赏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要行所学也应难”则强调了实践学问和个人信念的重要性,认为仅仅理论学习还不够,实际行动中践行所学更为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知识分子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角色认知的独特见解,体现了禅宗或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双重追求。
忆昔成周时,德化何昭彰。
万国悉宾贡,白雉来越裳。
至今千载下,简册尚流芳。
我朝际昌运,至治跻虞唐。
列圣启鸿业,恩泽覃八荒。
我皇御宝历,继统握乾纲。
于时民物丰,和气为祯祥。
白雉出西陲,奇异非寻常。
迢迢数千里,持以献明堂。
肌肤莹凝雪,毛羽净涵霜。
皓鹤忽避彩,素鹇亦韬光。
禀兹金气纯,上应圣德昌。
百辟皆欣抃,拜舞簉鹓行。
微臣忝朝列,咏歌遂成章。
愿效封人祝,圣寿同天长。
门有车马客,言自云中来。
朔风吹雪送秋雁,白杨东下单于台。
雁门之关何壮哉,楼烦石岭高崔巍。
董君文武之长才,雄藩书诺称奇材。
偶丁内艰归故里,终制三年犹撚指。
风云又作从龙起,骐骥终当致千里。
男儿有策须济时,定应前席陈谋为。
奋身立功报明主,庙堂制胜须投机。
好悬金印大如斗,分茅仍望家山归。
临河送别金屈卮,南风锦帆去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