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翠浮烟,寒泉漱玉。依稀樵径松阴曲。
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声短笛归黄犊。
远嶂栖霞,晴溪泛绿。小桥垂柳纶竿独。
柴门半启掩疏篱,落花阵阵飞茅屋。
暖翠浮烟,寒泉漱玉。依稀樵径松阴曲。
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声短笛归黄犊。
远嶂栖霞,晴溪泛绿。小桥垂柳纶竿独。
柴门半启掩疏篱,落花阵阵飞茅屋。
这首《踏莎行·题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开篇“暖翠浮烟,寒泉漱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烟雾缭绕、泉水潺潺的画面,暖色与冷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清新的氛围。接着“依稀樵径松阴曲”,描绘了山间小路在松树的阴影中蜿蜒曲折,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声短笛归黄犊”两句,通过牧童吹笛归家的情景,将画面推向生活化,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感。随后,“远嶂栖霞,晴溪泛绿”描绘了远处山峰上云霞缭绕,阳光下溪水泛着绿光,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小桥垂柳纶竿独”一句,画面转至近处,一座小桥横跨溪流之上,垂柳轻拂,一位垂钓者独自坐在岸边,静谧而悠然。最后,“柴门半启掩疏篱,落花阵阵飞茅屋”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柴门半开,篱笆稀疏,落花飘飞,茅屋掩映其中,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风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