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英片片入尘埃,芳径迢迢遍草莱。
野鹿衔将溪畔过,杜鹃啼向月中来。
偶经别院飘歌扇,忽舞前檐送酒杯。
不似无情东逝水,明年还逐艳阳开。
残英片片入尘埃,芳径迢迢遍草莱。
野鹿衔将溪畔过,杜鹃啼向月中来。
偶经别院飘歌扇,忽舞前檐送酒杯。
不似无情东逝水,明年还逐艳阳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落花飘零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迁。"残英片片入尘埃",诗人以落花的凋零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芳径迢迢遍草莱"则描绘了落花洒满小路,铺满草地的画面,富有画面感。
"野鹿衔将溪畔过,杜鹃啼向月中来",通过鹿衔花和杜鹃啼鸣,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静谧与凄美,落花与月色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意境。"偶经别院飘歌扇,忽舞前檐送酒杯",借落花随风飘散,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落花仿佛在传递着别院中的欢歌和酒杯前的欢宴。
最后两句"不似无情东逝水,明年还逐艳阳开",诗人以流水比喻落花,表达出对落花虽凋零却仍有生命力的赞美,暗示落花虽然消失,但来年又会随着阳光再次绽放,寓意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延续。
整体来看,申时行的这首《落花十首(其五)》以落花为载体,寓言人生,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婉约与深沉之美。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
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悬崖置屋少,□穴亦可度。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
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
伯也今代豪,嗜诗如嗜酒。
赋多转遒劲,语老愈深厚。
尘言删不存,妙句元自有。
白华忽补亡,关睢不为首。
埙篪起兄弟,珠玉到朋友。
吟咏九日菊,沉酣八月酎。
搜剔发清新,联翩杂奇丑。
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
但使身愈穷,未信名可朽。
不知造物意,令作清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