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愁客去。画舫系南浦。
身覆藏钩,忍泪强欢聚。
泥他指上鹍弦,离情不管,惯弹到、最消魂处。
喑凝注。似曾相识人来,重弹又重诉。
过眼烟花,惨恻曲中语。
可怜暮雨潇潇,吴娘憔悴,争怪我、鬓丝如许。
喜春来,愁客去。画舫系南浦。
身覆藏钩,忍泪强欢聚。
泥他指上鹍弦,离情不管,惯弹到、最消魂处。
喑凝注。似曾相识人来,重弹又重诉。
过眼烟花,惨恻曲中语。
可怜暮雨潇潇,吴娘憔悴,争怪我、鬓丝如许。
这首《祝英台近》是清代词人薛时雨的作品,以抒写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为主。开篇"喜春来,愁客去",以对比手法表达出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春天的到来本应带来喜悦,但因离愁在心,客人的离去更添愁绪。"画舫系南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画舫停泊在水边,暗示离别即将发生。
"身覆藏钩,忍泪强欢聚",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展现词人强颜欢笑,掩饰内心的痛苦。"泥他指上鹍弦",借指弹奏琴弦,传达离别之际的不舍与哀伤,尤其是"最消魂处",直击人心,表达了最深沉的离别之痛。
"似曾相识人来,重弹又重诉",旧人归来却无法改变离别事实,只能通过音乐再次倾诉心事。"过眼烟花"象征短暂的美好,"惨恻曲中语"则揭示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三句"可怜暮雨潇潇,吴娘憔悴,争怪我、鬓丝如许",以景衬情,描绘了吴娘(可能是女子)因离别而憔悴,词人自责年华老去,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整体来看,薛时雨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和人生无常的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试听楼头报几更,暗尘渐歇夜方清。
但知贪赏千家月,不问滞留三里城。
延得簪缨还洞府,移将星斗下瑶京。
道心与俗元无碍,感耳何嫌下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