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记看花别,俄随落叶倾。
计疑千里梦,交怆百年情。
乡国无重返,泉台岂再明。
张堪妻子在,谁为托朱生。
尚记看花别,俄随落叶倾。
计疑千里梦,交怆百年情。
乡国无重返,泉台岂再明。
张堪妻子在,谁为托朱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悼汪子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看花”与“落叶”的对比,暗示了从生机盎然到凋零衰败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回忆起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却无奈地面对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死的界限。
“计疑千里梦”,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解与疑惑,仿佛一场遥远而难以置信的梦境。这句诗揭示了人对于死亡的困惑与不解,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不舍。
“交怆百年情”,则直接抒发了对逝者深厚情感的哀伤,百年的情谊在这一刻化为泪水,无法言表的痛苦与思念溢于言表。这里不仅包含了对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对生命中重要关系的深刻感慨。
“乡国无重返,泉台岂再明”,这两句诗描绘了生死两隔的现实,强调了死亡的不可逆转性。乡国,指的是故乡和国家,意味着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泉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暗示了逝者已逝,生者与之永别,再也无法相见。
最后,“张堪妻子在,谁为托朱生”,引用了汉代名将张堪的故事,以张堪的妻子为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无人可寄托的孤独感。朱生,可能是指可以寄托哀思的对象,但在这里似乎并未找到合适的寄托之人,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