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潇洒绿筠抽,直干凌云碧翠浮。
想见风枝陪宴坐,囊封草就告嘉猷。
此君潇洒绿筠抽,直干凌云碧翠浮。
想见风枝陪宴坐,囊封草就告嘉猷。
这首诗描绘了竹亭的清雅与竹子的高洁之气。"此君潇洒绿筠抽,直干凌云碧翠浮",诗人以“此君”称呼竹子,赋予竹子以人的性格,形象地描绘了竹子从嫩绿的笋芽中抽出,其挺拔的枝干直冲云霄,碧绿的翠色仿佛在空中漂浮,展现出竹子的勃勃生机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下来的两句“想见风枝陪宴坐,囊封草就告嘉猷”,则进一步渲染了竹子的陪伴与智慧。想象着在竹林中的宴会上,微风吹动竹枝,仿佛是竹子在陪伴主人共饮畅谈。而“囊封草就告嘉猷”则暗示竹子不仅为宴席增添雅致,更以其智慧和建议(“嘉猷”)给予主人启发和指导,体现了竹子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智慧与美德的化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与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在文人雅士生活中重要性的肯定。
理粲万象,孰妙孰徼。卓彼南山,目游心讨。
露气澄澈,净不容扫。瑟瑟风松,剪剪烟筱。
甘梦未觉,一声晨鸟。恐随宾送,岁月空老。
整冠危坐,抱膝自笑。天际飞鸿,健翮矫矫。
一念既彻,何远不到。我卷我书,岂其弗考。
万动纷起,万虑冥澡。斯物之格,斯理之奥。
随寓随得,靡间昏晓。云麓固夷,石壁非峭。
目在而察,炯炯独燎。有临泰华,或视以渺。
山岂不崇,乃见之小。扁亭者谁,有揭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