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呼童子上阶来,头发髼松乱作堆。
丰草舞风真错认,繁花浥雨欲争开。
长镵荷处休教,高岸崩时合用栽。
谁拟棕榈为拂子,杜陵诗里独怜材。
难呼童子上阶来,头发髼松乱作堆。
丰草舞风真错认,繁花浥雨欲争开。
长镵荷处休教,高岸崩时合用栽。
谁拟棕榈为拂子,杜陵诗里独怜材。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马蔺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首句“难呼童子上阶来”,以孩童的视角,写出马蔺草生长得茂盛,以至于连小孩子都懒得去理会,暗示其生命力旺盛。次句“头发髾松乱作堆”则比喻草丛杂乱,形象地描绘了马蔺草丛的蓬松状态。
第三句“丰草舞风真错认”,通过“舞风”二字,展现出马蔺草在微风中摇曳的动态美,仿佛误以为是人在舞蹈,富有诗意。第四句“繁花浥雨欲争开”进一步描绘了雨后马蔺草花竞相开放的场景,生机盎然。
第五、六句“长镵荷处休教,高岸崩时合用栽”,诗人建议在适宜的地方种植马蔺草,既可美化环境,又具有实用价值,体现了对这种植物的欣赏和实用性认识。
最后一句“谁拟棕榈为拂子,杜陵诗里独怜材”,诗人将马蔺草比作棕榈,想象有人会用它制作拂尘,表达了对它的珍视,并且特别提到杜陵诗中的意象,表明马蔺草在文学中也有其独特的地位,诗人独爱其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马蔺草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自然之美和实用价值,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文学意趣。
大儿年十四,三五不知八。
源流于其母,造化保太察。
小儿十岁周,松竹不知对。
吾休置奴婢,天遣供井碓。
我昔训童多,虚受人家怨。
愚智暗中分,何以偿渠愿。
怪我自生儿,寒窗仍未睹。
亲朋责我苛,诲之非莽卤。
易教委虚谈,过庭祗取笑。
谁将蝴蝶飞,勒作秋蝉叫。
乃舅久从游,村巫语又听。
身死欲葬埋,发掘安可凭。
两世太平山,此墓何人主。
有房既分派,无息堪应举。
农商攀不及,矧乃君子儒。
生前聊尔尔,没后真卑污。
他日主我丧,通经得两郎。
试之以巨创,整整到大祥。
愿汝且康健,送我归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