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未中秋》
《乙未中秋》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

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

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

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乙未中秋》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的情感体验。首句“一从系缆迈流光”写诗人泊船后,时间悄然流逝,月亮已高挂楼头,暗示着中秋佳节的到来。次句“再见高楼满月凉”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凉氛围,高楼与月光相映,更显孤独。

“总为婵媛偏此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中秋节本是团圆之日,而他却身在异乡,倍感孤单。“不知留滞尚他乡”直接道出诗人的漂泊之苦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团团草露清难似”通过比喻,形容露珠晶莹,比不上中秋月色的清澈,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清冷。“细细萝烟袅乍长”则描绘了藤萝在月光下轻盈摇曳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尾联“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以景结情,诗人望着银河,期待能借月光穿越迷茫,仿佛在寻找回家的路,寄托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孤寂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游龙洞访僧不遇留诗

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0)

食杨梅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

翠条丹实休相学,不愿红尘一骑来。

(0)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其一

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

晚境喜无干己事,故人远寄歇心歌。

君开经卷尘缘了,我辟山林诗料多。

得句却愁成绮语,何如一意向禅那。

(0)

老矣能消几许衣,一株休论几钩丝。

垂杨舞彻莺歌歇,且看东风舞柘枝。

(0)

溪上

秋老芦花冉冉飞,晓天寒气袭人衣。

轻桡棹入鸥群去,钓得鲈鱼带雨归。

(0)

句·其二十三

置酒军中乐,闻笳塞上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