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独自游历龙洞,寻访僧人未果的场景。首句“一锡游何处”表达了诗人带着锡杖漫游的孤寂,暗示着寻找僧人的旅程。接下来,“岩端静掩扃”写出了龙洞隐秘而宁静的环境,门扉紧闭,增加了神秘感。
“独寻危石坐”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险峻的石头上坐下,享受这份宁静,体现了他的超然心境。“闲把细泉听”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静静地聆听泉水声,显得悠然自得。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通过生动的细节,如野鼠爬过斋钵,山花飘落在静置的瓶中,描绘出洞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寓含了僧人的清贫生活。
最后两句“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以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离去,回首望去只见群峰青翠的画面收尾,既写出时间的流逝,又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寻访的回味和对自然景色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访僧的画卷,流露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窗楼映日满楼明,雪艳初临晓镜清。
良久自看还独笑,不防身畔立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