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砧杵暮纷纷,多少閒情此送君。
别路寒山惊落叶,深秋孤雁忍离群。
苏门日照霜中树,羌笛寒凄塞上云。
闻道汉南曾独立,也将书剑去从军。
越城砧杵暮纷纷,多少閒情此送君。
别路寒山惊落叶,深秋孤雁忍离群。
苏门日照霜中树,羌笛寒凄塞上云。
闻道汉南曾独立,也将书剑去从军。
这首明代王恭的《赠别林孔逸从蓟丘军》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壮志的离别场景。首句“越城砧杵暮纷纷”,通过傍晚时分越城内外捣衣声的密集,渲染出一种浓厚的离别氛围。次句“多少閒情此送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无尽的情谊。
“别路寒山惊落叶”描绘了友人行经的路途,寒山落叶,显出旅途的艰辛与萧瑟,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接下来,“深秋孤雁忍离群”以孤雁自比,传达出友人独自远行的孤独与坚韧。
“苏门日照霜中树,羌笛寒凄塞上云”两句,通过苏门(地名)的冷落和羌笛的凄凉音调,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与友人即将面临的艰苦生活。最后,“闻道汉南曾独立,也将书剑去从军”表达了对友人曾经独立自立,如今又带着书剑投身军旅的敬佩与鼓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勇毅精神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边关英雄的崇高敬意。
班荆倾盖当时事,回头屡更寒暑。
倦翼才还,苍颜易得,零落江陵千树。相逢冷署。
且莫讶儒冠,解将人误。
计我生朝,采笺新调映红炬。
投闲谁道太早,人生行乐耳,何地非旅。
绿暗书眸,红生醉脸,聊对檐花细雨。移尊共语。
问何日扁舟,嫩荷香处。坐待蟾光,四更犹未吐。
人说泰山神庙,金碧炫似皇宫。
对仁圣天齐,每年三月,云雨雷风。
独笑疏狂学士,醉归来得共倒骑骢。
有客访予不遇,书门屐齿留踪。气吞北海志盘胸。
怜老背龙钟。说即日时光,人民困竭,囤乏囊空。
满地旌旗无数,楼头鼓角仗兵戎。
若识往来兴废,六爻细细推穷。
沙路无泥,柳风如水,嫩凉偏入吟鞍。
广思楼上,雨后看西山。
回首炎氛千丈,便长啸、跳出尘寰。
青天外,斜阳淡淡,倦鸟正飞还。
郊原秋色里,望穷霄壤,倚遍阑干。
问神仙何处,独占高寒。
楼下悠悠洹水,为底事、不暂休闲。
吾衰矣,休将旧手,遮日上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