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云扰咽胡笳,江左偷安水一涯。
白版君王居社稷,乌衣子弟擅豪华。
铜驼已卧千年棘,梁燕应归百姓家。
独有华林旧宫苑,夕阳春草尚鸣蛙。
中原云扰咽胡笳,江左偷安水一涯。
白版君王居社稷,乌衣子弟擅豪华。
铜驼已卧千年棘,梁燕应归百姓家。
独有华林旧宫苑,夕阳春草尚鸣蛙。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与社会风貌的深刻对比。首句“中原云扰咽胡笳”以“云扰”和“咽胡笳”形象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战乱纷扰的景象,胡笳声声,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悲凉与人民的苦难。接下来,“江左偷安水一涯”则形成鲜明对比,指出江南地区在战乱中寻求暂时的安宁,但这种安逸是表面的,如同江边的一片水域,难以持久。
“白版君王居社稷,乌衣子弟擅豪华”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权力与财富的不平等。白版象征平民身份,而君王却居住在国家的核心,乌衣子弟则是权贵阶层的代表,他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这种对比强烈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分化。
“铜驼已卧千年棘,梁燕应归百姓家”运用了典故,铜驼和梁燕分别指代古代的铜驼街和梁朝的燕子,这里通过“千年棘”和“百姓家”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结构的变迁。铜驼被棘刺所掩,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而梁燕回归百姓家,则暗示着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最后,“独有华林旧宫苑,夕阳春草尚鸣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华林宫苑虽已荒废,但在夕阳下,春草间仍能听到青蛙的鸣叫。这一场景既是对自然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历史遗迹中蕴含的生命力的一种感慨。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和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社会不同层面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