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牖窥饥鼠,空阶咽断蛩。西风一夕卷梧桐。
惊觉秋衾残梦画堂东。心事三生石,年华一杵钟。
坐来明月正中峰。照澈蒲团香炉泪痕浓。
暗牖窥饥鼠,空阶咽断蛩。西风一夕卷梧桐。
惊觉秋衾残梦画堂东。心事三生石,年华一杵钟。
坐来明月正中峰。照澈蒲团香炉泪痕浓。
这首《双调南歌子·夜坐咏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坐、思绪万千的画面。
首句“暗牖窥饥鼠”,以“暗牖”(暗淡的窗户)和“饥鼠”(饥饿的老鼠)为切入点,营造出夜晚寂静、略带荒凉的氛围,老鼠在昏暗中寻找食物的场景,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
接着,“空阶咽断蛩”一句,通过“空阶”(空旷的台阶)和“断蛩”(断续的蟋蟀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蟋蟀的叫声在空旷的台阶上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西风一夕卷梧桐”描绘了西风一夜之间将梧桐树的叶子卷走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惊觉秋衾残梦画堂东”则表达了主人公从梦境中被惊醒,意识到自己身处秋天的环境中,画堂(华丽的厅堂)的东边,暗示着主人公可能身处一个较为豪华但又略显落寞的生活环境。
“心事三生石,年华一杵钟”两句,运用了“三生石”和“一杵钟”的典故,分别象征着宿命与时间的流逝。“三生石”源自佛教传说,指记录众生前世今生因果的石头;“一杵钟”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敲击钟声,一杵一杵地过去。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生命、命运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最后,“坐来明月正中峰。照澈蒲团香炉泪痕浓。”描绘了主人公在明亮的月光下静坐,月光照亮了蒲团和香炉,甚至映出了泪水的痕迹。这一场景既宁静又充满情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过往的回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命运与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
翠羽长将玉树期,偶然飞下肯多时。
翩翩一路岚阴晚,却入青葱宿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