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霞暖神芝秀,洞里桃花不记春。
何事却将山水脚,钟陵市上踏红尘。
赤城霞暖神芝秀,洞里桃花不记春。
何事却将山水脚,钟陵市上踏红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林小景的画卷,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气息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赤城霞暖神芝秀”,以赤城山的霞光与神芝的秀美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洞里桃花不记春”一句,借桃花不识季节更替,隐喻着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后两句“何事却将山水脚,钟陵市上踏红尘”,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逃避。他似乎在问,为何要将山水的宁静与美好带入喧嚣的都市,即“钟陵市上踏红尘”。这里,“钟陵”作为地名,象征着繁华与世俗,与前文的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精神的向往。
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
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
枕山平远。记当年小阁,牙床曾展。
围幅高深春昼永,寂寂重帘不卷。
棹舣西湖,人归南陌,酒晕红生脸。
困来无那,玉肌小倚娇软。
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环枕,此意何由见。
想像高唐无梦到,独拥闲衾展转。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愁遮不断,夜阑依旧斜掩。